山海本纪_山内行止篇-美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内行止篇-美人 (第2/3页)

灵,莫不如此。」

    老师反手往窗外指去:

    「b如枝上飞鸟,轻灵跃动,形意神皆无缺漏,这能称画吗?不能。三者能同时入画吗?同样不能。」

    「换个b较浅显的形容,当你看见一处风景,觉得其美如画时,其中必然有部分是不真实的。」

    「也是因为缺了真实,才会让人觉得如入画境。」

    「单工於形必去其意,随意而走定然无神,神活需隐真,隐真则不解其形意。」

    老师拿过一个洁白的sE盘,兑上洋红、花青、藤h三sE,取过笔在颜料间随意调和,只见sE盘上的颜料由一开始的单调短暂的转为缤纷,片刻後却只剩一片晦暗。

    「二sE增YAn,三sE竞浊,这就是画者常态,也是习画人最常忽略的部分。」

    「再说一次,画师的存在并不是去尽收眼前的真实,相反的,能藉由剃除眼前的缺憾,丰满余下的不足,才是行笔的JiNg随。」

    「说这些只是要告诉你们,你们或许一辈子也见不到想像中那种形意神皆美之人,但这不表示你们见不得美,画不了美人,皮惑也好骨惑也好,再怎麽动人心魄也终是外相。」

    「去了解、去观察、去T会,平凡之人也会有善美之处,在此之上,其他二惑何足道哉?」

    「皮惑,足够了。」

    「骨惑,足够了。」

    「到此,有什麽问题吗?」

    同学面面相顾,犹豫片刻後一个nV同学举手怯怯问道:

    「执师,若如您所说,画缺之後该如何?」

    「若真有缺……又如何栩栩如生?」

    老师看着nV同学想了想:

    「我知道你要说什麽,毛丫头弯弯绕绕的,一sE入画,万物皆活,你是想问这个吧。」

    看着nV同学有些羞赧,老师无奈的叹了口气:

    「西山有sE,暧暧无明,取之纳形於方寸,能转虚为实,唤Si点生。」

    「无sE……虚sE……空sE……这种颜sE说法很多,不过大概如此吧。」

    「传说常sE之上还有一sE,若以此sE入画,能赋予形态生命,化Si为生,在一派说法里,这就是以画入道的极致。」

    「这个流派把无sE创生当成了画道的顶点,通神的途径,但在我看来颇有谬误,神与生其实并不相同。」

    老师谓叹道:「赋形、会意、守神。」

    「想追求意态,首先要做的是对形态的观察入微,而入微最好的方法就是摹写,这是你们经历过的,也是初学者习画最常见的入门方式。」

    老师平举手掌,然後再缓缓的收拢握拳。

    「想要表现我掌中的力道,光是照描是不成的,你需要理解骨格的架构,肌r0U的走向,皮肤的纹理,才能在纸面上复刻这份强度,所以形才在意前,先正形,方能明意。」

    「这时,形是实的,意是虚的。」

    「再来。」老师握拳的手向前直击。

    「力度的意有了,但要从这意转向出拳的势,就是由意转神的过程了。」

    「要画中有神,意需饱满沛然,如大水漫堤,将进而未进。」

    「此时形的描写已是多余,形退之後,意为实,神为虚。」

    老师再次缓缓摊平手掌,却没散掉手中的力量,看着指节峥嵘,如托日月。

    「神气之说,虚无飘渺,要宛若实质,最终还是必须归附於形T上,与此前不同的是,神若已实,形就要虚。」

    「就像高速中的物件在描绘上往往是需要弱化一些细节的,有形的虚化,也才能让原本无形的速度转变为可被人察觉的现实。」

    「这类东西说来复杂,但你们一定见过也画过,以虚做画,大墨飞白就是如此,以此连绵未尽的笔意。」

    「这和书道上的行笔宜速,气须连枝,笔断意不断,都可说是同一个道理。」

    「这也就是我一直讲画境而非画技的原因,单以画技而言这不难做到,即使不懂画的人也能在挥笔後留下些许余意,但其中差别不可以千里计,关键就在於虚中能否藏神。」

    「藏而不隐,可以为神。」

    1

    「於画形而言,有了这个由实转虚的过程,所谓的无sE才能蕴含其中,最终再由虚返实,成就天生。」

    「若把这一步称为入道,则说来容易,实际却是世间画者难以逾越的关隘。」

    一位同学听着,若有所思喃喃说道:「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

    老师无声的笑了笑:

    「反过来说,若一个人的画道已入此境,点不点生其实已无关紧要了。」

    「就如同民俗乩者请神降真,若真能神至,神谕如何也只是自然。」

    「所以画师九境,神活为终。」

    「栩栩如生,也只是栩栩而已。」

    「再提醒你们一句。」

    「倚sE而生,听起来很诱人,但你们可曾想过,若身活神不活,生者如何?」

    1

    老师问那个nV同学:「如今你笔下人物,形意神可入几阶?」

    nV同学低头有些羞赧:「顺形随意,未能常在,神韵远远不及。」

    「如若以此创生,踽踽前行,又如何?」

    nV同学想了想,片刻後脸sE有些发白:「步不成步,形不成形,难以想像。」

    老师笑了声:「也就是如此了。」

    「神不活,生不能独活。纳虚,已是神上技艺。」

    「而神活之上,不该是我等现在该去轻易探究的。」

    「於你们如此,於我,同样如此。」

    看了看向晚的天sE,老师说道:

    「今天的大堂就到此为止,课余之前,还有什麽疑问没有?」

    1

    讨论片刻,几个同学相互拱了拱,一个平日活泼的男同学带头问道:

    「执师,您既然提了美人四惑,可否说说剩下的二惑是什麽?」

    「你小子,讲到美人就特别带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