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信】如故_九、出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九、出征 (第5/7页)

向西对坐。“我还有事得请教广武君呢。”

    李左车早已解了绳索,面东而坐。这是师徒之礼了。大王在荥阳告急,韩信赶紧把三万兵卒——当初送来还剩下的,都送了回去。他着急朝北进攻以缓解大王压力,愿意付出此等诚心。

    2

    李左车兵败国亡,不敢直言。韩信和他一番引经据典,你推辞我请教,终于让他开口——攻燕伐齐是失策。

    “那该如何?”

    李左车道:“案甲休兵。”

    “安定赵地,抚恤遗孤。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醳兵。将军在北边布阵,作出攻燕之势,同时遣辩士奉咫尺之书,向燕国示威。燕国必然不敢不听从。燕国既顺,再派说客劝齐,齐国必从风而服。即便有智者,届时亦不知该如何是好了。如此,天下事皆可图矣。”

    韩信思忖半晌,“就依先生所言。”

    汉使出燕,燕国果然立刻降服。韩信派人报告汉王,并请求立张耳为赵王,用以镇抚赵国。

    刘邦听到消息,先是一怔。

    这半年不到……韩信就连破魏代赵燕?!

    “真是……”他长长地舒了口气,凤眼弯起,“哎呀。”

    “真不愧是我的大将军。”

    2

    胜果传出……天下谁人不识韩信?从此之后再论战谋,那个不可一世的项王将不再是唯一人。有汉将可与媲美,甚至……更胜一筹。

    刘邦在屋里踱步,想着想着便笑了起来。而且……

    这么久不见韩信,有点想念了。

    张良看他迟迟不言,便问道:“大王,张耳……”

    “就依大将军的意思,封张耳为赵王!”

    张耳在赵国受封,一雪前耻,自然志得意满。韩信告别他,继续领兵向齐。原本按照李左车所说,齐国本易臣服,然而——

    项羽三番四次派楚将渡黄河而来。韩信率军与其交战,双方你来我往,陷入胶着。荥阳局势更加不容乐观。

    荥阳城在黄河南岸。有甬道和黄河连通,以运取敖仓的粮草。项羽屡屡袭扰甬道,汉军缺乏食物,困守城中。韩信送兵送粮支援,但只是车水杯薪。他想亲自去救急,却被楚军拖住,抽不出身。

    刘邦没办法。城外是乌泱泱的围城楚军,只得让人送请和书。

    “和项羽说,荥阳以东的地盘都可以给他!”

    2

    楚营没有回信。或者说,项羽懒得回信。兵临城下,答案不消明说了。

    刘邦无奈地捶了下案角,而后揉揉指关节,“议事,来议事!”

    “大王,韩将军当时不是保证荥阳告急会回援吗?何不再命令他……”

    刘邦抬头看了眼卢绾,扯了扯嘴角,“之前就命令过了,还没回信。”

    “算了……现在倒也没到生死存亡的关头……”粮草已经不足了。

    “……”

    陈平上前道:“臣有一计……”

    “什么……”刘邦听他三言两语,语气狐疑,“你确定能行?”

    “禀大王,六成打算。”

    刘邦思忖半晌,道:“就信你这一遭。”

    30页

    “陈大人,两万少了。给你四万金,我要胜算十成!”

    陈平面色肃然,“必不负大王所托!”

    重金诱人。离间计顺畅实施。不多时日,楚国君臣关系动摇岌岌。军中人人自危。

    范增也受到项羽怀疑。他郁愤而走,在半路病逝。楚营失去了一等的谋士军师,自然是件喜事。但未来深远,眼下却不能解燃眉之急。

    荥阳,断粮了。楚军围城,进出不能。

    “还能坚持几日?”

    “两日……”

    “之前不是向大将军求援了吗?怎么说。”

    “回大王,大将军他……他五日前信使来报,说与楚军相持,无法抽身……”

    刘邦沉声道:“就说了这些?”

    3

    将官道:“还说,魏代赵燕等国不时有余孽抵抗,暂时没有多余的兵送了。还得再等几日……”

    “我不是要他送兵,我是要他带兵来!”刘邦狠狠一拂袖,“再等几日,荥阳城都要亡了。”

    “我不在了他还给谁打那些个地盘!?”

    “唉。罢了罢了。现在也没法再派人了。”刘邦来回踱步,仰头叹气。“要么饿死,要么被杀死,要么……逃出去?”

    …………

    夜里,将军纪信乘汉王车驾,着汉王服饰,走出东门。楚军不辨所以,听闻“汉王”投降,均高喊万岁,向城东蜂拥而去。围攻车卒。趁乱,刘邦得以和几十名骑兵从西门逃走,回到关中。

    消息传出,项羽勃然大怒,韩信则松了口气。

    还好……幸好……

    荥阳告急,他也心中焦急。恨不得肋下生翅回救荥阳,但走不了。若走了,先前努力尽功亏一篑。所占领四国暂且不谈,日后北方将再无汉王的立足之地!项羽不再受任何牵制,汉营只会步步后退。所以,他必须要守住。书信寥寥数语不足以解释,但一切都是为了大王最终能取得天下。

    好在大王吉人自有天相。之前救援几次后,便不再派人求救,凭自己成功逃出。在关中重整旗鼓,又能收拾山河了。

    3

    韩信认真地想,他坚信天命在汉。

    关中。

    残兵都被聚拢了,刘邦召集臣属,王廷议事。

    “退,是一时的。收编兵马后,我们再向东出征。”

    袁生行礼道:“大王,臣有一言。我军和楚军在荣阳相持几年,我军总处于困境。”

    “……”刘邦苦笑,“我知道。军心不可失——青山既在,不愁将来。”

    “先生有何指教?”

    “不敢。大王众望所依。臣私以为,若大王从武关出击,项王定会领兵向南。我军凭借深沟高垒,荣阳、成皋之间的士兵便能凭此休整。”

    刘邦眯起凤眼,“先生继续说。”

    “是。韩将军已平定了黄河以北的赵地,届时再让他与燕、齐两国联合。大王再去荣阳,亦不算晚。如此这般,楚军所要防备的地方诸多,势必导致兵力分散。我军得以休整。”

    3

    “这时和楚军交战,就一定能够击败他们!”

    “先生所言极是……”刘邦思忖了一阵,道:“派兵驻扎宛县、叶县,命鲸布在沿途收拢残兵。”

    “遵命,臣告退。”袁生又行一礼。

    刘邦默然。袁生说得在理。

    其实,他又何尝不知道这几年汉军在荥阳处于颓势?但今日退败,他日未必不能重登城头。一来要受挫敢往,二来……

    二来,纪信为他而死。

    纪信从起兵时就一路跟随,忠心耿耿。鸿门宴上他借口离席,夜里纪信和樊哙、夏侯婴、靳强等人护送他从小道返回灞上,脱离险境。

    荥阳断粮,刘邦说可以逃,心里也明白逃不出去。怎样躲过项羽的追杀?是纪信主动请命。

    “末将愿假冒大王,吸引楚军注意。”

    刘邦仔细打量纪信。纪信在汉营有好几年了,但不过一介将军。没有见过几面,因此印象模糊。对他而言是如此。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