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结今生缘_第二章梨花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梨花蜜 (第2/3页)

   好处是这两位大婶都是有手艺的,一个擅长腌制酸菜,另一个擅长腌制咸蛋。顺便一提,这时候鸭蛋稀少,咸蛋都是用J蛋腌制的。

    於是郑玉茗在茶棚菜单里加上酸菜r0U包子,以及咸蛋瘦r0U粥,而一颗咸J蛋卖三文钱。

    城里卖J蛋价钱是一文钱两颗,郑玉茗定的咸J蛋价钱有点高了,腌制咸J蛋的朱大娘有点担心卖不出去。

    事实证明朱大娘的担心完全是多余。

    咸蛋瘦r0U粥的咸蛋是先用猪油把咸蛋h炒得喷香才加入瘦r0U和熬得出米油的白粥,最後撒上一把葱花,嚐起来的滋味真是好极了。

    再一瞧别人点的咸J蛋,切开一看,蛋h直冒油,嚐起来沙沙的,咸香扑鼻,只能叫好。

    那些行商老爷们买咸J蛋都是整罎抱走,出门在外经常餐风露宿,嚼着没有滋味的乾粮或是喝着难喝的菜糊,能有一颗咸J蛋真心不错。

    朱大娘在卖出第一罎咸J蛋时完全傻眼了,郑玉茗提醒她赶紧回去腌制咸J蛋,坐等自家养J下蛋当然远远不够,再三强调她得向外收J蛋,能收多少是多少,并且算了一笔账给她听,收J蛋虽然得花钱但能赚得更多。

    朱大娘听了她的话赶紧回家去收J蛋,她家中孩子多田地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她没想到从娘家带来的腌咸蛋手艺能挣钱,还挣得不少。

    朱大娘也是个有主意有魄力的,她当即向郑玉茗辞工回家专心腌制咸J蛋,并且推荐她的弟妹张氏过来替她,郑玉茗喊她张大娘。

    张大娘个X与她嫂子不同,有些胆小怯懦,不敢上前招呼客人,但人是勤快的,手脚麻利,学厨厨艺学得很快,不久之後郑玉茗就把灶上的活全交给她。

    另一位孙大婶就很羡慕朱大娘了,毕竟酸菜是入冬才能做,而且也很少客人会买整罎酸菜的。

    郑玉茗又指点她一条赚钱的路子,就是为茶棚送柴火,以及替客人拉车载货的牲口备草料,喂食喂水,如果学会刷马之类的额外服务就更好了。

    有朱大娘的例子在前,孙大婶自然听进去了,她叫她的小儿子过来帮忙。

    她的小儿子叫狗蛋,郑玉茗认为在外人面前叫狗蛋不妥,便喊他王五郎。

    王五郎才十二岁,正是半大不小的年纪,家里有四个哥哥g活,少他一个没事。

    王五郎喜欢郑玉茗提供的活计,他喜欢马,就像现代的男子喜欢汽车一样。不用人盯着他,他就g得很好,他去割最nEnG的草来喂牲口,很快学会怎麽用刷子刷毛将马匹伺候得舒舒服服。

    刷毛的服务自然是要额外加钱的,通常只有用得上马车的客人才会要求刷毛服务。

    遇上有钱的大爷,见这小子把他的马匹照顾得好,那赏钱给得大方,足以抵他几个月的工钱。

    孙大婶为此开心极了,等到郑玉茗提起想为茶棚多盖一个牲口棚时,她二话不说把其他四个儿子连同他们的爹一起叫来搭建茅草棚子,彷佛一眨眼的功夫就完工了。

    孙大娘还坚持不收搭棚子的工钱,她算是看出来了,郑玉茗是财神爷的亲nV儿,抱紧她的大腿准没错。

    如此一来,村民们自然羡慕嫉妒,开始说酸话。

    朱大娘那边还好些,毕竟她向村里收J蛋,村民也不必大老远跑去城里卖J蛋,还得担心路上磕碰碎了J蛋,省事又省心。因此酸她的人少。

    孙大婶就不同了,原本有些懒惰的小儿子突然变得出息了,一天挣的钱有时候b成年汉子一个月打零工的钱还多,他们自然眼红不已。

    孙大娘家里男人多,除了丈夫她还有五个儿子,她怕啥呀!要不是五郎还小,只怕上门说亲的媒婆都要踏破门槛了。她喜滋滋地还想着等五郎存够了钱就去买田地,这田地自然属於五郎的,只是五郎没空下田,这田里收成自然归公。

    於是孙大娘一个人拉住了全村的仇恨,反倒是郑家这里无人再说嘴,甚至有意讨好。

    郑玉茗说茶棚不需要再招工,可以替他们卖东西,但要够好才行。

    於是郑玉茗的茶棚又多了两个木架子,陈列的货品五花八门,有果酒、大酱、蜂蜜、腊r0U、腊肠、火腿、r0U脯、梅乾菜、咸蛋、r0U松、腐r、核桃、松子、乾蘑菇......等等。

    甚至还有猪胰子,这是拉牛车王大叔的手艺。

    郑玉茗没想过学其他穿越的nV主角,弄出什麽香皂、蛋糕、水泥、玻璃、zhAYA0等等东西。

    别说她已经把那些知识还给老师了,就算她会,她也不g,只想低调做人。

    人怕出名猪怕肥,这里是古代封建王朝,社会阶级分明,是人治非法治,是民不举官不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