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生变 (第3/3页)
到竟是这样的结局,明明沈小侠已然处于绝对的下风,竟在几回合之内如有神助地反败为胜?人群中也有不少侠客相通了其中关窍,不禁暗叹沈青的机敏和武功。 书中暗表,沈青适才留了个心眼,看似拼尽全力,脑子里却在飞速地回忆费书适才的招式。他被费书诡异的武器和招式压制,在真气上却丝毫不输给对方,那狰狞的表情只是为了让费书以为胜券在握,这样才会留出时间给沈青思考拆解的手段,而他最终想到的手段便是贴身作战。 费书的风波过后,年轻的侠士们又排好了队请求沈青的指点。现在的沈青已经不仅仅是那个乐于助人的沈小侠了,他刚刚打败青城派的长老的战绩更令他的指点权威了三分。青年才俊们看到沈青击败青城长老后自然也不会自讨没趣。北边的擂台就在这友好的氛围中结束了。, 随着少林寺藏经阁顶的钟声响起,发硎大会的擂台赛也就此告一段落。 罗汉堂首座的弟子了悟小和尚最终打败了云惊,赢下了南边擂台。只是战斗过程有些好笑:了悟小和尚只修习过罗汉金身这个武林顶尖的防御武学,却没学过半点的招式,是以了悟全程都在挨打,没有递出一招一式。云惊一共打了十二遍太祖长拳也没能让了悟小和尚移动半步。要不是云惊打到最后手臂酸疼真气用尽认了输,这场比斗应该是三天三夜也结束不了的。这场战斗耗时半个时辰,打完之后,擂台赛便宣告结束,所以了悟小和尚只赢了一场战斗就成功进入决赛,而且在战斗中一招未出。 “阿弥陀佛”,觉空大和尚登台,浑厚的佛号通过佛门狮吼再次充斥了整个广场:“我在此谨代表尊敬的方丈唯米禅师宣布发硎大会擂台赛圆满结束!最终获胜进入决赛的四人是:武当派张天酬,少林罗汉堂了悟,剑阁少阁主夏锋,长星派沈青!” 他说到“唯米禅师”依旧不忘向唯米老和尚的方向点头示意,唯米仍旧是老神在在地闭目养神没有搭理。 “让我们恭喜这四位青年才俊。最终的决赛将在半个时辰后举行,请诸位施主休息片刻,拭目以待!” 几个获胜的少年都回到了自己的朋友或师长旁边。整个广场随即喧闹起来,攀关系、混脸熟的道贺声此起彼伏。 李敢挤过人群来到四个少年身边,爽朗地拍了拍几个少年的肩膀——当然他明智地绕过了唐剑——大笑道:“恭喜恭喜!几个小兄弟当真是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啊。李某竟眼拙了,没看出来沈兄弟和云兄弟武功竟如此高强。“ 四个少年见到李敢也十分开心,几人聊了一会,便有人过来招呼李敢,李敢告罪一声,又跟新认识的其他朋友说笑去了。 “李大哥的性子真是开朗,短短几个时辰便交了这许多朋友……“沈青看到李敢同一帮人称兄道弟地走远,无不羡慕地说。 “沈兄弟还需羡慕旁人么?”,一旁的云飞闻言笑道:“你与小惊在擂台赛上大出风头,看看周围人们的眼神,不知有多少人想来跟你们交谈却不敢轻易打扰。” 沈青闻言用余光环顾一周,果然见附近的侠士们虽然全都三三两两聚在一堆似是在谈论什么,却都有意无意地把目光移到他们这四个少年的身上。 沈青性子和善,试着跟其中一人打了招呼,那人马上受宠若惊地走了过来,不消片刻,几个少年就被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围上了。周围的人群纷纷向沈青和云惊道喜,也不忘捎带着跟云飞和唐剑打招呼。 一帮半大小子们的聊天逃不出三个主题:打架,喝酒,和女人。混熟之后,有请沈青四人去喝酒的,也有请他们去喝花酒的,还有请他们去打架的…… 气氛逐渐活络了起来。不少散人侠客都在询问沈青是否能加入他的门派——大家都这么想,这长星派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是出了沈小侠这样武功高强又善良的侠客,想来是不会差的,可沈青也不知父亲沈农的意思,只好挨个谢过,然后道自己无权做主,还是需要先问过掌门。 正聊得欢,忽然只听得南边少林山门的方向传来喧哗声。起先声音很小,只有沈青等少数几人听到,而后声音逐渐变大,甚至还传来了刀剑相交声和惨叫声! 整个广场随即安静了下来。 惨叫声在安静的广场中便显得格外凄厉。 什么人竟然有胆子闯少林这武林泰斗的山门?还是恰好就在武林大会的举办其间,各位武林泰斗齐聚的时候? 已然有知客僧跑出去查看情况。山风从南边吹来,带来丝缕的血腥气。 大雄宝殿前面坐着的武林泰斗和各派掌门再也坐不住,都站了起来。一股诡异的氛围逐渐笼罩在三年一度的武林大会会场的上空。 1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沉默,一名少林僧人呼吸急促地冲进会场,大吼道:“主持方丈与各派掌门!山门外有一伙人自称锦衣卫,说要拜访各位掌门,被山门的知客僧拦住。他们一言不合就大开杀戒,试图硬闯山门!” 唯米禅师的眼睛终于睁开,合掌道:“阿弥陀佛,既如此,来者便是客,便请锦衣卫的施主们进来吧——” 话音未落,兵器相交声与惨叫声愈来愈近,那一帮手持绣春刀的黑衣人已然涌进了场内。半炷香的功夫,百余个黑衣人雁翅排开,让出中间的正门。 一股浓重的血腥气弥散开来,料想每人的黑色布料上都沾染上了不少血迹。而绣春刀乃是精铁所制,锋利异常,杀人不见血,是以仍旧光可鉴人。他们既然能闯进来,山门处的僧人应已尽数被杀光了。 在全场的视线聚焦之处,一名少年信步而入,站在这群黑衣人的中央。 只见这少年约莫十七八岁年纪,一头短发扎里扎沙,身着暗红色飞鱼服,脚踏平底皂靴。五官深邃,肤色偏黑,鼻尖微微回勾。山门处的十几条人命并没有让他有丝毫恻隐,眼底尽是冷漠。整个人站得笔直,就像一把出鞘的刀。 杀人,却不沾血的绣春刀。 “大明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元松,拜会各派掌门”,这少年中气十足,一口北方官话字正腔圆,字句间却是掩不住的傲气。 “顺手杀了几个挡路的”,此刻他感受着全场侠士的目光,不慌不忙地将手中绣春刀归鞘,下巴微微上抬,眼睛眯起:“这帮秃驴也忒不禁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