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瘟疫 (第1/2页)
果然同云虚舟说的一样,小满过后,京城内开始断断续续下着雨。雨虽不大,但接连数日不消也让人烦忧。 今日好不容易停了雨,早朝时,兖州传来急报,那里暴雨不停,洪水已经席卷了不少村庄,现下急需朝廷派人前去治理。 一时间,朝堂上人人忧心忡忡,建言献策,不少人主张工部先一步前往兖州治理水患,还需拨银赈灾。 褚康眉头紧皱,终于开口:“户部尚书以为如何?” 商平身形一动,从旁走出,躬身道:“户、户部,这钱应该有?” 话落,他偷偷抬眼瞅褚康,辨着他的脸色,改口道:“可能没、没有?” 太子太傅李安不悦道:“商大人,国库有没有银钱赈灾,你还不清楚吗?” 李安一大把年纪了,站在堂上说话却中气十足,他入朝为官已有四十载,门生众多,身后自有一群大臣附和他的话。 商平擦了擦额上的汗,只能等着褚康开口。 “工部携赈灾款速去兖州,明日就启程。”褚康沉着脸道。 堂上的大臣终于止了聒噪议论声,连声喊道:“陛下英明。” “父皇,儿臣愿一同前往,治理水患。”褚庭岚看时机差不多了,便站出来自荐。 底下的大臣面面相觑,议论声又起,颇有些意外。 “这次兖州洪水,既是有赈灾款拨下去,其中难免会有纰漏。三殿下在工部也待了许久,应该学了不少东西。三殿下带着工部和赈灾款前往,也无不妥。”温役瞥一眼褚庭岚道。 “可三殿下毕竟是皇子,治理水患之事也艰险,若是有什么差池,这我们也担待不起啊。”工部的人站出来说道。 “是啊,而且兖州十年前也发生过水患,当时是太子殿下亲自带人前去治理的。当年的水患就不可谓不凶险,可太子殿下勇敢机敏,一心为民,这水患也在殿下的带领下止住了。” 褚庭岚垂着头立在前方,身后众人看不清他的神情,但都看出了他攥紧的拳头。 江复瞥他一眼,站在下方不言不语,一副与我无关的样子。 “父皇,三弟既然有心,不如就派他前去监管,也好安定民心。”褚怀临适时站出,出声道。 此话一出,殿上又安静下来,被褚怀临这一句话消了音。 褚康扫过下面各色神情的大臣,发话道:“允。” 工部行动极快,翌日一早就带着赈灾款前往兖州。 勤政殿里,褚康看了会儿奏疏,便捏着山根歇息,赵篱走上前去给他换了一盏热茶。 “你觉得,老三最近如何?”褚康问。 赵篱躬了躬身,道:“三殿下近来稳重不少,也不枉陛下的一番苦心。” 褚康轻哼一声,又问:“那和太子比如何?” “这……两位都是陛下的儿子,自然都是人中龙凤。” 褚康睁眼,上位者锐利的眼此刻也藏不住一丝疲惫和警惕:“人中龙……” 赵篱偷瞥他一眼,从他不再年轻的脸扫到鬓边的白发,在心里惶惶道,陛下也老了。 这段时日,京城里开始涌入大批的难民。朝廷为了安抚他们,特地在城南划了片地方安顿这些人,但架不住涌入的人越来越多,底下的官员们已经开始犯难了。 萧明宣垂眸看着手中的信件,面色冷凝。 “将军,景期在兖州散布的消息没起到多少用处,现在已有许多百姓遇难,京城内的难民已经安顿不下了。”孟尝道。 “宫里没说什么?”萧明宣问。 “皇帝那边还没什么消息。”孟尝道。 排云正在磨墨督促商渔读书习字,闻言转头看他们,道:“商大人已备好所需的粮食药材,将军不必过多烦忧。” 萧明宣瞥一眼正皱着一张小脸读书的商渔,漫不经心道:“午膳后有些积食,夫人陪我散散步吧。” 好不容易雨停了,下午有了点日光,他也不想让商渔闷在屋子里做不喜欢的事。 商渔恹恹的神情一扫而空,蹦起来去牵萧明宣的手,萧明宣拄着拐杖带他往外走去。 排云看着书案上统共没写五个字的宣纸:“……” 这月余,兖州不断发来急报。先开始,雨势大且难控,工部等暴雨间隙抓紧时间带人修筑堤坝,挖掘泥沙,分流治理,与老天抗衡。艰难险阻中,不少士兵与官员为救人抗洪而丧命。褚庭岚虽身为皇子,江复却对其并无照拂,将他视作寻常官员一般指使。褚庭心中不满恼恨,但记着云岑的话,只能咬牙忍下。 京城内的难民越来越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