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困其樊笼/兵临城下 (第1/1页)
“七王爷反了……陛下……”京中八百里加急,却仍拦不住成烨攻势,上首听讯人过中年的皇帝颤颤,掩额怒道:“何人可率兵领将,将此逆贼诛于城下!” 堂下官员一时面面相觑,陛下说的轻松,那可是大盛战神成烨啊,少年时便可提枪上阵,不足弱冠之年其威名已震慑边关疆域。 如今不过二载,他杀神之名早响彻朝野,谁敢和他对上,谁又有这本事,能降服成烨。 听闻成烨自颍州起兵,定襄呼应之,可谓合围洛阳之势不可挡,后又有急讯,成烨已破八城,城中守卫皆不战而降。 此等威名与民心,他当是众望所归。 至于早与成瑜定盟约的朝臣,那就更不可能掺和这趟浑水了,只混淆道:“陛下,七殿下他师出有名,更有十万大军压境,非我等所能挡啊。” “这说的什么话?!”成能气极,一道折子砸了下去,“劳什子清君侧,朕还清明得很!” “这……”也不乏胆小的开腔,“陛下,七王爷他要的是赵大人,不妨,我等将赵大人交出去,叫王爷退兵?” “……混账!”成能简直要被这一堆废物气昏,“他要的是赵侩吗?他要的是朕头上冕旒!” “陛下与七殿下乃是亲父子,他若想要这储位,给他又何妨……”竟是赵侩一派的人开了口。 “……来人,给朕将他拖出去斩了!”成能胸口闷疼,指着堂下群臣颤颤巍巍道:“想我大盛,文武百官……竟无一人敢应对一逆臣贼子……” “可陛下,七王爷并非逆贼,他乃陛下嫡亲血脉,先皇后百年簪缨世家独独剩下他一人,于情于理于德于行,七王爷都当得储君之位啊……”礼部尚书出列,他已年过六旬,如今开口,字字在理。 不少臣下一思量,尚书说的对啊,反正都是皇室血脉,这皇帝谁来当有什么区别,站错了队才是杀头的要紧事。 “他……他,你以为帮他说话他会饶了你们这一群老骨头?!”成能险要无话可说,不得不说,他开始怕了,怕成烨这积久的威望,也怕这群墙头草开城迎敌,以他和成烨的仇怨,成烨怎么会放过他?! “七殿下此行,其为清扫我朝祸根,与我等忠心朝臣有何干系?殿下既然爱惜清名,自然不会做遗臭万年之事。”兵部侍郎出列。 他这话一出,本就摇摆不定的朝臣更是倾向成烨,侍郎说的对啊,成烨此番出师有名,他可不是陛下嘴里的起兵造反啊,他要清君侧,关他们什么事。 再说,七王爷是天家血脉,算不得篡夺朝纲,就算成家换了个皇帝,他们照样是朝臣,何必与殿下交恶。 这一番争执下来,朝臣本就怯战的心愈发飘摇。 倒是赵侩哭天抢地地跪了下来,“陛下!七王爷谋逆之心昭然若揭啊!您身子康健耳目清明,臣一心只为百姓与朝堂,如何与佞臣沾的上边啊?” “七王爷他不安守疆域,分明是借此为机想要谋朝篡位啊!” “是啊,陛下,赵大人他一向为国为民……”有人帮腔。 也有人辩驳,“七王爷亦是皇族,谋哪门子的朝,陛下是他亲父,篡哪门子的位?他还能狼子野心谋害陛下不成?” 成能头疼不已,这一群蠢材毫无作用,左拉右扯只会让他烦心,对策是想不出来一个。 成能重重拍了拍椅,沉道:“成烨心胸之狭隘,不堪为君。” “今日堂上,若有人能想出对敌之策,封世代王侯,赏良田万顷,金银珠玉六库。”成能势必要拦住成烨,两次截杀,他和成烨之间哪还有父子情分可言,成烨当年在宫中,那小狼崽子的眼神至今让他心悸。 “陛下,臣听闻……”有人蠢蠢欲动,“逆贼此番北上,瑞王世子与其形影不离……” 实乃,一箭双雕之良策。 —— 成烨起兵之事,有人愿降,自然也有人负隅顽抗,胜败不过二字,却以兵卒尸骨铺就。 成瑜不上疆场,只待成烨得胜回来时替他包扎伤口,孟春至季夏,他们终于打到了距洛阳仅一城之隔之地。 阳城太守闭城拒战,成烨索性命将士们驻扎城下,整兵休整,成烨不在,成瑜独自在帐中理着行囊,这是父王在他临行前给他的,只说,他日兵临洛阳时再打开它。 成瑜好奇,却也谨遵教诲。 可偏偏,囊中之物,让成瑜心头一窒。 他是如何随手拆开,又小心收好,收敛心神。 成瑜想,他究其一生,太过循规蹈矩了些,他瑞王府满门,何尝不是,困其樊笼,无可挣脱。 成烨发觉成瑜最近有些忙碌,手上还添了几道划痕。 他握住成瑜腕问询,成瑜只缓和应道:“做些小玩意罢了。” 成烨向来是不干涉他做什么的,闻言也只得道:“也记得爱护自己些。” “好。”成瑜的回答略显敷衍,成烨不觉将他握紧几分,沉沉道:“听话,待到洛阳,还有大仗要打……” “好。”成瑜抿了抿唇,朝他一拜道:“瑜只是想起,阳城郊外有户娘亲旧友,娘曾嘱托瑜若行经此处,记得去看一看她。” ……原来是在琢磨这个么?成烨瞧着成瑜低落神色,问道:“要不要我陪你去?” “不必,军务繁忙,殿下早日劝降阳城太守,我等也好开拔京城。”不出所料的,成瑜拒绝了。 成烨松散了心神,他抱了抱成瑜,低道:“很快,很快我们就回洛阳去了……” “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