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秋日尚好,王爷很好 (第1/1页)
今时今日,再临曾让自己颜面尽失的猎场,成烨惊觉,自己心境毫无波澜。 轮椅压过地上层层堆叠的枯黄落叶,簌簌碾碎声起,抵在椅侧的手修长如玉,成烨悠悠抬头,看向湛蓝如洗的天,他道:“今日天清气朗,宜行,宜猎。” 一行人这么大阵仗,未入深林,已然惊得野兽四散,可成烨心情如旧,他从侍卫手中接过弓箭拉了拉,远望百丈之外欲坠那片叶。 成烨将长弓拉满,松开时箭矢离弦而去,破空声起,穿透的箭矢震碎了那片叶。 七皇子自幼时起聪颖非凡,年少善骑射,文韬武略,乃不世之材也。 少时定下太子之位时,更有传言,他是帝星降世,为平这乱世而来。 这样的传言,从成烨残废后就消弭了,一国之君怎能身负如此残缺。 “王爷好箭法。”成瑜很捧场,他看着侍卫拾回箭矢,心下怅然若失,朝中若多些似成烨这般的将才,大盛又何至于节节败退割地求和。 自成烨退回京城后,边关便再难尝一胜了。 陛下不肯重用成烨提携出来的将领,在成烨失势时遣了贵妃母族之人镇守边关。 这胜利的果实哪是这么好窃取的,蛮族听闻大盛换将,伺机袭城,连贵妃母族之人都一道折了进去。 大盛如今颓势,哪还有成烨为主将时的风光。 夫夫二人心思各异,这一路都走得寂静太平,只是路上遇着四皇子,拌了几句嘴。 四皇子记在贵妃名下,被刻意养废的崽子嘴哪有成烨阴毒,不过两句就被成烨气得策马而去。 成烨笑意低低,他边城待了许久,吵架最是粗鄙直戳痛处,哪是京城呆惯了的嫩皮子们能骂过的。 “王妃,你们文人吵架,可是骂不过就说句不可理喻然后拂袖而去。”成烨感觉,这群人都一个套路,呛不过就跑。 “非也。”成瑜抬眸望向天际,一时有些不知道怎么纠正成烨这刻板印象好。 “那是如何?”成烨瞧他。 “臣不会与王爷争。”成瑜应他。 就是不会跟他吵? “为何?”虽然成瑜确实没跟他吵过,但成烨挺想看成瑜生起气来是什么模样的。 “王爷是值得敬佩之人。” “值得敬佩?你是说本王杀人无数还是草菅人命值得?”成烨这话问得刁钻,当初他屠了蛮族满城,又火烧疫城,参他的折子可是跟雪花似的往朝堂上递。 有说他为将不仁的,有说他不配为少君,更有请今上撤了他将位召他回京受审的。 如今,成瑜身为文臣队列,竟说他值得敬佩? 还值得唾沫星子往他身上喷的人少骂他两句? 成烨听来好笑,成瑜却答得认真,“文人笔墨,应为针砭时弊,鞭笞丑恶,而非剑指为国为民者。王爷当初屠了蛮族满城,是蛮族违诺连屠我大盛三城在先,以牙还牙,有何过错?” “再说火烧疫城,此前王爷封城广召医者,将尚康健者撤出城外,轻症者医之,已是竭尽所能,疫城之内者药石无医,王爷又赐诸如匕首砒霜,免重病者一程苦痛,如何算得草菅人命。” 成瑜这一番话有理有据,成烨却沉默了下去,他被污名久已,早觉这满京小儿满口仁义道德,内里最是龌龊,不痛及己身,便眼瞎耳聋地斥责他所作所为,还要踩着他博个仁德之名。 那些诉状,在将士们看来,满纸荒唐! 屠了蛮族满城又如何能解气! 蛮族兵临城下,边城太守无力回天,他携满门愿降,自刎于城门之外,只求蛮族放过满城百姓。 可蛮族满口答应,铁骑踏入大盛之地后却连屠三城。 知此事者无不愤懑,直至成烨率兵踏破蛮族地域时,血溅城墙三尺,才够祭奠大盛三城亡魂。 那一日,大盛将领之名震破蛮族天际。 文官却要参成烨个为将不仁,蛮族愿降,正是彰显他们大盛仁德之时,成烨竟屠满城,连老弱妇孺都不放过。 连传召的使臣,都被成烨拿折子砸了脸,斥道。 “饶什么饶,等他们长成,拿你们父母妻儿祭刀才爽利?” 成烨这人,真真独断又狠绝。 可在成瑜看来,生于不平世道,这是最好的决策者。 再说疫城一事,百官参他草菅人命,那遵循旧法,封城禁止出入,直至这城池变作死城,数十年之后再有旅人来,重建此地才是好做法么? 为了史书上留个好名声,枉顾人命,成瑜觉着,这才是最最可笑。 成瑜有许多想说的话,最终只化作一句总结。 “王爷很好。” 这日,秋高气爽,眼前人一袭青衣,眸光清冽,对他既无安慰,也无奉承,可成烨忽觉,大盛也还不算药石无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