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丹火不语,焚心炼骨三千日 (第1/1页)
修真界公认的第一丹修所在,名曰齐云山。 山高云稠,灵气丰沛,常年炉火不熄,是整个玄霄界丹道修士的圣地。山巅东侧,一处隐于白雾深处的幽亭院落内,今日却悄无声息地走出一人。 来人一身淡青大袖长衫,衣料上乘,剪裁宽松,衬得他身形越发清瘦。然其骨架并不女态,反倒棱角分明,撑起衣襟时恰到好处,既不锋芒毕露,亦无懦弱之感,一身松弛,浑然天成。 他腰间挂一只旧得掉漆的丹葫芦,背后随意挎着个麻布小包,行囊轻得仿佛说走就走。那双桃花眼微微上挑,眼尾细长,平日带三分吊儿郎当的笑意,此刻却意外认真。 ——白砚初。 齐云山阁主唯一的弟子。 他站在院前,望着东方天际燃烧的第一缕朝光,朝山巅方向,郑重叩首三次。 “师父,我下山了。” 拜毕,他抬眼,转身,大袖一拂,脚步稳重却洒然地往山下走去。 他去得干脆,也没人拦他。毕竟这处居所常年只有两人——一是丹阁阁主慕玄明,一是他口中这位不太听话的大弟子。 而慕玄明,如今正在闭关,恐怕还要好些时日才能出关。 齐云山北麓,晨雾未散,石径生苔。 白砚初绕过丹阁主道,兜兜转转避开了清晨巡山的小弟子,悄悄走到北山角那一片药圃边。 石径幽深,尽头通往一处老旧小口,是齐云山最早开辟出的下山暗径。此处多年未用,常年被设下重重禁制,寻常弟子哪怕路过也觉察不到。 白砚初站在药圃边,朝四下望了一眼,袖间一动,指尖轻轻一捏,默念一式口诀—— “开。” 伴随着一声微不可闻的“啵”响,空无之处泛起一道rou眼难见的灵纹之帘,只容一人宽。他熟练地抬手撩起那道如水波般荡开的结界缝,低头刚要穿过去,忽然—— “啪!” 一声极轻,像是竹简敲在石桌上,却仿佛瞬间震入识海。 白砚初脚步一顿。 下一瞬,一道带着微微威压的声音,直透他识海—— “白砚初,你趁我闭关,打算不告而别?” 那声音苍老,带着丹火熏染过的焦香气,恰是齐云山阁主、也是白砚初的师父,慕玄明。 白砚初干咳一声,讪讪地笑了笑,转身对着东侧主峰,恭敬一拜: “弟子并非不辞而别……已在丹殿前诚心跪别过了。” “你跪了,我就同意了?” 那声音明显带了几分笑意里的不悦,夹着一缕愠色,从识海中震得他耳骨都嗡嗡响。 白砚初连忙认错:“徒儿知错了,师尊莫要动气伤身,您才闭关三日,若真气坏了可就得我来炼补气丹了。” “嘴贫。” 慕玄明冷哼一声,声音却已缓了几分。 “你自七岁上山,从未踏出齐云一步,如今忽然要下山,不声不响,难道真是想离经叛道?” “并非。”白砚初垂眸,语气温和却不多作解释。 他顿了顿,又补一句:“况且我也并非无备而去,我带了您的护身法器。” “你一介丹修,无灵剑可御、无术法可守,在外修眼里就是个行走的灵药包。” “你一介丹修,无灵剑可御、无术法可守,在外修眼里就是个行走的灵药包。真让你一个人下去,我这闭的关迟早得被你炸开。” 白砚初闻言,却忽而轻笑,眉眼一弯,话音松散中带着点自嘲的调侃:“说的弟子像是那一出门就会被掳走的俊俏娘子。” “你莫贫,”慕玄明语气中似有笑意,“少翻你师叔藏的那些破册子。” 白砚初被揭了老底,咳了一声,状似正经道:“师尊,我道行不高,在百家中也不过无名小卒,不至于一出山就被人盯上,当作药囊采了。修真界那么多丹修,无攻无守,也不是活得好好的。” 他话音微顿,又笑:“何况您老人家一次性塞了我那么多保命的东西,我要真出事,那才叫本事。” 不待回应,白砚初接着道:“此次下山,我不过是去趟西域,采一味《九转·甘河》中记载的药材。算上脚程,来回也就十五日,师尊闭关完出来,怕是连炉火都还热着。” 他语气轻松,说得像是出门采风,实则滴水不漏,避开了所有关键。 慕玄明沉默半息,终究还是没有追问。他心知白砚初若真有执念,纵是堵今日,也拦不住明日。 “为师只有一个要求。” 他语气忽然凝重。 白砚初神色一凛,还未来得及细问,眼前便燃出一缕金光。 灵光化纸,是一截灵符。 与此同时,识海中再度传来师尊咒诀之音,一字一句,落在灵符上凝成封印。 “将此符,亲手交给你慕师叔。” “……就这样?”白砚初挑眉。 白砚初怔了一下。 “你还想如何?”声音懒洋洋中透着几分不耐,“现在就传,我看着你传。” 白砚初无奈,“师尊,我既答应,又岂会反悔?”他瘪了瘪嘴,右手结诀,轻念口诀。 一道符光自他指尖起,符纸渐渐化作缕缕金丝流转入空中,最后一点光影消散时,他眼角余光扫过那符尾——赫然写着“江霁”二字。 白砚初眼底笑意凝了凝,眸中神色复杂一瞬。 而脑中声音再次响起:“一路注意安全,有事传音你江师叔,也可传我。莫与剑修气修走得太近……” 白砚初已懒得听下去,直接拂开结界,轻快哼着小调踏出山门。 身影一晃,早没入晨雾之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