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波初起 (第1/1页)
皇城繁华,其中人却不尽风流。 宫内此时人人小心谨慎。皇贵妃于昨日刚被降为贵人,事关龙嗣,武帝震怒。不知内情和知内情的人,皆都夹着尾巴,生怕殃及池鱼。 宰相府的灯火白如昼。宰相戚业群听着从宫内带出来的小道消:那位有意要让戚家之子去往西戎。 这是要将戚家连根拔起啊!戚家幼子戚乃风今年刚中探花郎,正是戚家春风得意之际,突逢此祸,全族上下一片悲戚。 作为暴风眼上的那人,戚乃风听着下人禀报,心中难免有愤郁不平之气,但还是尽量使自己正视眼前事。 戚父坐于太师椅上难掩颓态,往日精明的戚母更是以泪洗面。几个妾室此时都低低啜泣,低下头看不出神色,但都盘算着如何保住眼下自己的地位与利益。树倒猢狲散。 戚乃风却不在场。本就是不被看好的幼子,虽为嫡出,却生时难产,后又算出克父克母的命格,早早送往其门下一个门客家中当义子。 戚父本有个顺应他心意的大儿子,可惜不学无术,终日游于声色之间,无心科举,在一次与其他权贵的斗鸡赌博中,得罪权贵糊里糊涂丢了性命。眼见大儿子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于是戚父把主意打到本来放弃的小儿子身上。 索性小儿子勤于课业,天资聪颖,顺利通过殿试成为探花郎。只是他注定无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儿子的当官之路彻底断绝,女儿在深宫中也自身难保。向来有老狐狸之称的狡猾的他,此时却无力回天。 眼见小儿子入仕无望,连装也不装,不再管这个他选择两次抛弃的废子。 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知京中又刮起一阵太子妾室王氏曾被戚乃风sao扰的传言。戚业群初听到这个消息,眼前一黑,气的胡子都立起来,冲进无人问津的小儿子的院落,就是一巴掌。 戚乃风躲过去,戚父却拿着拐杖狠狠地敲向地面,“没用的东西,太子妾室也是你能肖想的?我看今天这个局面都是你造成的!” 不给戚乃风一点辩解的机会,不分青红皂白的骂了一顿。戚乃风看似淡然的盯着戚父猩红的双眼,却仍掩饰不了那深处的悲哀。 “若是儿子说此事属实与儿子无关,相信大人也是不信的。坊间小儿信口雌黄,都远比儿子的解释更可信……” 戚业群心下一慌,把拐杖重重扔向戚乃风,狼狈的出了房门。 戚家鸡飞狗跳,而戚乃风这处却清冷的很。他自幼饱读诗书,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可逢此故,摆明是让他无法为官。立于窗前,感此生悲也。 日夜轮换,戚父战战兢兢去上早朝。不料皇帝引大太监来唤戚乃风一同前去。戚父与戚乃风知道此行多难,亲父子此时之间却好似隔了一层冰壁垒,无言。 摄政王坐于皇位之下,看似狠辣的眼神扫过戚父子,眼睛却一眨不眨盯着戚乃风。 如他们所料,皇帝将戚乃风的入朝之路堵的死死地。 “眼下吾朝与西戎交好,为表作为上国友好之意,特派专人领扶助友邦之命,开化西戎,以彰大国之威。戚家幼子于此再合适不过。” 戚业群恭敬谢恩,戚乃风悲从心起。 令他们措手不及的是,圣旨颁下即刻出发,不容耽搁。 戚乃风站于郊外亭中,柳青花重,即将踏上行路,却突见摄政王严华出现在十步远。浓烈的情绪从看向他的眼神中倾泄出来。不等戚反应,严华快步上前,咬住戚的嘴唇,知道破皮流血。 戚第一时间反抗,却被严华一一化解。一个具有强烈侵略性的吻,两人唇间鲜血淋漓。 直到严华放开戚乃风,跨上马,离开了这里。戚乃风心如擂鼓,更多的是了然与惊愕。 他与摄政王自小相识,可到了摄政王初识人事之年,关系便不似从前,此后更是极难相处。观此,才弄明白那些奇怪之处原因何在。 一路上浑浑噩噩,脑袋里不住回想与摄政王的往事,又因旅途奔波不适,只能窝在马车中。他第一次感觉到了极致的无力感,对未来的无助。 算不上快,总算是看到了一条细长的弯曲的小河、沙漠上浅浅的绿洲,西戎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