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一少年将军 武陵初遇 (第2/3页)
,兼有吟诗声、下棋声、唱曲声,内里客人多是文人墨客、才子佳人;而城西的永康酒楼旗帜飘扬,檐下挂着几盏贴金红花栀子灯,门前一带略褪色的朱红栏杆,虽瞧着样式简单,却也别具特色,其间客人或是形色匆匆,埋头吃饭,或是嬉笑闲聊,互相玩闹,更有划拳的、喝酒的、说书的、捧场的,一派欢笑。 时值晌午,喧闹的街角却忽然静了一瞬。 人群中缓步走出一位公子,面如冠玉,唇若涂朱,蜂腰薄背,姿貌端华,一袭白衣胜雪,恍若神人,连其周身的阳光似乎都较他处明亮几分。 裴子渊轻摇着玉扇,略过近旁的天水阁,走向永康酒楼。 忽而,裴子渊似有所感,他微微抬头望向天色,又敛眸思索,分明阳光正好,万里无云,他却恍惚觉得隐有黑气翻腾,心头压抑。 时雨差半步跟在裴子渊身后,远远瞧见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永康酒楼,虽知可能性不大,仍低声努力劝说:“少爷,这般酒楼恐委屈了您,更莫说此处鱼龙混杂,若有鲁莽之人冲撞上来,属下便是万死也难辞其咎。您看,我们不如还是落榻方才的天水阁?”语罢,又不着痕迹地扯了扯身旁朽月的袖子,意图让他帮忙一同劝上两句,却不曾想这个呆子仿佛未曾察觉一般,无动于衷,只得无耐收手。 闻言,裴子渊收起心绪。那白玉扇半掩着面,只露出一双狡黠的丹凤眼,他戏谑道:“无碍,天水阁里净是些呆子,着实无趣的紧,哪有这儿有意思。”随即,便移步向内走去。 时雨见状,忙紧随其后,背地里还不忘狠狠瞪了一眼朽月,直叫朽月摸不着头脑。 永康酒楼内,刘小二早就瞧见了门外走来的裴子渊一行人,有心迎客,却又怯于裴子渊通身的气派,不敢轻举妄动。直到看见裴子渊走进门来,方才跑上前去,热情招呼:“这位客官,您是吃饭还是住店?” 一旁,朽月错身向前,不着痕迹地隔在店小二与裴子渊之间,不让其再靠近。另一旁,时雨顺势接过刘小二的话茬,同对方一起走向掌柜处,和声道:“住店,要两间上房,时日不定,我们少爷喜静,麻烦掌柜安排清静些的。”随后避开人群在柜台上放下三两白银:“餐食另算。” 柜台之后的红布上写明了此间下房五文铜钱一宿,上房二十文钱一宿,住宿的同时若再包一天膳食,则另付二十文钱。若不住宿,时雨轻扫了两眼外间食客的桌子,一顿便饭每人十五文起。 彼时战乱刚止,物资虽不丰富,但作为战胜国且地处中原,相较他国,楚国物价还算适宜,百姓消费并不高昂,一斗米不过六十文钱,而一两白银可换千文钱,这三两白银绰绰有余。 李掌柜忙不迭收下银钱应声称好,又择了后楼二层最里间朝南的两间上房,将钥匙递予刘小二,命其好生引路伺候。 外看不显,进了里来,方才发现这永康酒楼别有洞天:前后两座楼,各有两层,中间连着个小院。前楼一楼、二楼乃是宾客用餐之地,虽同供宾客吃饭,却也有所不同,一楼敞亮明净无所遮蔽,桌椅排布紧凑而不显凌乱拥挤,多是散座,供买酒不多的人坐;扶栏而上,二楼则更丰富周到些,四面有窗,小桌、大桌、屏风、隔开的僻静小室一应俱全,地板中央雕了圆形镂空,其上牡丹栩栩如生,放眼望去,四方景物一览无余;几人从东面的房门出去,穿过小院,后楼乃宾客住宿之所,一楼客房较为普通,一条长直的走廊横贯东西,走廊两侧各有八间客房,收拾得干净整洁,二楼格局同一楼相仿,不过装饰得更为华贵一些,走廊两侧各五间上房。 “客官,您瞧着面生?”刘小二一边引路,一边试探着出声。 裴子渊面色不改:“正是,我生平所好,最不过游山玩水,现游历至此,不知此地有何风景名胜,抑或有趣些的活动,”复又有意提了些语调,凝眸看向刘小二,含笑问道,“好让我们也去凑凑热闹?” 裴子渊瞳色清浅,在阳光下呈现出近乎透明的琥珀色,此时因畏光,眼尾泛起点点嫣红,更衬得他左眼角处的泪痣如三月静放的瑞香,艳丽动人,呼吸间夺人心魄。 听见问话,刘小二忙定了定心神,低头回道:“若说山水,我们这儿倒没甚出名的,只东面十几里处有两座并排的小山,一座叫岘山,一座叫沈山,但两山还另有一方密林围绕着,这林子里笼罩着nongnong白雾、经年不散,大家只管它叫东林,听人说里面不止有那蛇蝎毒物、猛兽凶禽,甚至还有鬼怪存在,好些人有去无回的,您可千万不能去啊,嘿、怪我,就不该提……” 神仙?——裴子渊略一挑眉,接下话茬,“多谢你的提醒。既如此凶险,那便罢了。” 一旁,时雨心领神会,在刘小二手中放下一粒碎银,又紧跟着问道:“确也如此。只是,这两座山缘何这般称呼?” 攥了攥手中的碎银,刘小二立时喜上眉梢,笑咧开嘴,连脚步都轻快了三分:“不瞒您说,这名字是从祖上传下来的,大家叫习惯了,有年纪大的老人曾听他们的长辈说,过去的东林是没雾的,不仅没雾,偶尔还散发出金光,那会时常有人上山,至于现在,”刘小二拍了拍胸脯:“这方圆百里的事我刘小二敢说没有哪个不知道的,但从我记事起,好像就再没人进过林子上过山了,便是有,也不曾活着回来,所以确实不知缘故,想来怕是随口叫的吧。” 顿了顿,刘小二似是想起什么:“我这话倒也不全对,早年我不过四五岁的时候,我们城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武夫,名叫王武。王武身形魁梧、力大如牛,能吃苦,还疼媳妇,可惜他媳妇难产去了,只留下一个男孩。他媳妇原是秀才之女,读书识字的,生前给这孩子取名王臻。王臻命苦,娘胎里落了病根,先天不足,大夫说怕是要早夭,后来王武不知从何处打听到说,岘山之上有一潭凤池,曾是蕴养凤凰之地,取其池水饮下,可治百病。” 说着,客房已近在眼前,“客官,前面便是您几位的房间了,”刘小二加快脚步,开了其中一扇门,将裴子渊众人迎进房内,开了窗,又将两把客房钥匙放在房间中央的圆桌上,“还有一间房就在隔壁,房间是一样的,这是两间房的钥匙。” 众人环顾四周,一番打量,朽月关上房门,时雨从袖中拿出手帕,仔细擦拭了木凳,请裴子渊坐下,又收好桌上的两把钥匙,而后看着刘小二笑道:“多谢你引路,还麻烦你继续讲讲方才之事,那王武可是上山去了?” 刘小二微微屈身,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客官您太客气了。正是,王武不知从何处听说只要饮下凤池的池水,便可救他儿子性命,于是在将王臻托付给他外公之后,便独自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