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章 他确信他在笑 (第2/2页)
许慕泓因为他而去报名的地步。 真是傻了,还被人发现了。 周末回家的路上,姜宇告诉冯慧恩,许慕泓对她没什么想法,不然早就回信了。 冯慧恩听了,也不伤心,也不恼,还是一贯的张牙舞爪,说有志者事竟成,给自己喂毒鸡汤,全然忘记以前的情书都变成了垃圾。 姜宇没想过能劝得动冯慧恩,但也不知道她的迷之自信从何而来。 周六傍晚,他在家里捣腾坦克模型,坐在地板上,底下垫了个藤织蒲团,整个人正好与茶几平齐。模型的零件分门别类,在茶几上放置成小堆。 两个组件拼合的关键一步,姜宇失败了好几回,他揉了揉捏得发酸的手指,眼神重新定在两个小零件上,深吸一口气,打算一鼓作气再尝试一回。 凝神半晌,门铃却突然响起,姜宇手一抖,功亏一篑。他叹了口气,手撑着茶几站起来,腿有点麻了,一蹦一跳走过去开门。 看清来人后,姜宇觉得自己就该把那两个零件组好再说。 姜宇侧身让冯慧恩进门,冷笑道:“能不能别老往独居男子家里跑,不知道男女授受不亲啊。” 冯慧恩笑得眯起了眼,跟着他进了门,陷进沙发里,拿起茶几下的花生零嘴,一颗颗往嘴里送,边嚼边说:“我又不是女的,是谁老说我们是哥们的。” “……” 无事不登三宝殿,姜宇不问就知道又是许慕泓的事。果然,这人在家寻思了半天,竟然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姜宇的情书写得不行。 不够深情款款、不够撩人心弦、不够感天动地。 姜宇重新拈起模型零件,撂下一句“你自己写”。冯慧恩立马变了一副嘴脸,央求他再帮自己一次:“你再帮我一次,我就不把你的信息卖给童瑶。” 童瑶是她来高中后新交的闺蜜,每次冯慧恩来找姜宇都会跟着她来,出现的次数多了姜宇也就懂了。 “随意。” 啪嗒一声,两个零件总算契合到了一处,姜宇紧蹙的眉头终于松开,接上冯慧恩的话题:“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他。” “长得帅,”冯慧恩不假思索,“你还不了解我么,我就是一只颜狗。” 姜宇挑了挑眉,的确,这两点都让人无法反驳。 冯慧恩竖起三根手,举到脑门边,保证如果这封信石沉大海便就此罢手。姜宇怕她明天还来纠缠,只得答应再帮她一回。 送走了冯慧恩,姜宇把桌面剩下的零件装上,完成了坦克模型的组装。他坐在蒲团上,背靠着沙发,两只手臂往上抻,伸了个懒腰。 门铃再次响起。 姜宇以为是冯慧恩折返,没好气地走去开门。门把手往下按,姜宇本想说“你怎么又来了”,结果“你”字刚说完,看到门外的人时后面半句噎在了喉咙。 是他母亲,姜秋媛。 她正在翻包,应该是在找钥匙。 “你在家。”她停下手里的动作,抬眼看他。 “嗯。”姜宇应了一声,转身回到茶几旁收拾零件。 她今天穿着休闲装,估计是要出差回来收拾行李。一进门她也没有换拖鞋,便径直去了房间,让姜宇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猜测。 母子俩一个半月未见也无话。姜秋媛自己创业,工作很忙,平日里住公司,很少回家。偶尔回家拿东西,也常常是姜宇在学校的时间,碰不上。 姜宇每次知道她回来过,就是看到鞋柜上有一个信封的时候,她每次都给他留五千块钱,一两个月留一次。上一次因为姜宇跟她说要交学费,她也没问多少,给他多留了五千。 其实姜秋媛不知道,高中的学费加上住宿费,一学期也就两千。 她也不知道,姜宇一个月的开销不大,花不了那么多钱。学校饭堂便宜,一星期顶多一百五,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开支,一周生活费三百便绰绰有余,一个月顶多不超过一千五。 姜宇一边收拾茶几上的模型一边想,心里顿时烦闷起来。 他平时不乱花钱,但也没有跟她说不需要。毕竟这是他们之间唯一的、实实在在的联结,他想也许这会让她觉得自己尽到了一个母亲的责任,那就由她去吧。 他不想跟她掰扯这些事情,乐于自己在她眼中如同空气,互不干涉、各自安好。他曾经期待过,也狠狠失望过,从那时起,他就决定不再做多余的事情。 他听见姜秋媛在房里拉衣柜、翻找东西,声音里带着一些焦灼,似乎很赶时间。他不想看到姜秋媛给他留下信封然后离开的样子,不想在心里再多留下一些不愉快的画面,桌上的模型还没收拾完便回房间换了身衣服,穿了鞋走出家门。 饭点也到了,索性下楼吃个饭,吃完上来,她应该不在了。 那时候外卖行业才刚刚起步,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在A市这座小城里更加没有。楼下的几家小店就是姜宇平日的饭堂,来来回回就这几家,店主都认识他。 心里乱糟糟的,也没什么胃口。今天他来回走了三四圈,也没决定要吃什么,猪脚饭太腻、汤粉面太烫、卤味饭太干……最后他进了肠粉店,要了一份牛rou鸡蛋肠双拼。 家家户户的窗口腾起炊烟,香气四溢,混杂成人间最朴实又最温暖的气味,这气味飘至姜宇鼻息,桌上的肠粉顿时也变得索然无味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