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彷徨_蝴蝶与螃蟹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蝴蝶与螃蟹1 (第1/2页)

    街道两边的树木上一丝不苟地挂着一层层高二十公分的雪,金字塔似地立在树枝上,就好像深耕在厚重坚挺的土地上。街道两边的积雪要把两边的树吞没,天空在黑sE的笼罩中显得神秘莫测,树g介于黑白之间,努力挣扎着。往外继续走,铁锹敲打路面发出“蹭蹭蹭”的声音逐渐明朗,伴随着细碎的交谈声。这些声音嚯的打开了漫长的夜。白天开始了。

    这样的一天在寒冷的东北平原甚为平常,甚至无甚可谈。但是对于内心反复挣扎,极端苦闷的K来说,这样的景象总是沾染着“白茫茫大地真g净”的虚无。显然,他还有一种挣扎的渴求在里面,虽然看起来甚为渺茫。

    “你总是低着头,想什么呢”?

    “问题就在这,我没有可想的内容了。”

    “那你为什么低着头?”

    “实际上,我应该从高中谈起,当时一个同学在看《安娜卡列尼娜》,你知道吗?那个俄国作家,什么托尔斯泰写的一本书,关于一个情妇的故事。这不是重点,内容当然也不是重点。”

    “那有意思了,啥是重点?”

    “别打断我,让我说完。是他的叙事方式。这么跟你说吧。根据一般我们对的定义而言,它应该是什么样的?”

    “讲故事喽。”

    “没错。讲故事。但是这个作家讲故事的方式很特别。或者我具T的说,是这个作家讲故事不是克制的,而是坦诚的,解剖式,完全铺开的,从而获得一种深度的思考。这种解剖更不想日本文学的解剖法,它通向更深层次的内容。”

    “我听不懂了,什么深层次的思考。”

    “这个如果你没有读过当然无法理解,但是只要你读了,你便能感受到我的意思。当然,这只是开始,那本书读来很尽兴。所以作者的名字一直在我脑袋里打转。前段时间,我沿着这条线了解了一批俄罗斯作家,从果戈里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结果他们一脉相承的在文学作品中有着共通的思维,那种笔调,我一翻开就知道是俄罗斯作家的。”

    “说这么多,和你没啥可想的有什么关系呢?”

    “你是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吧。那你肯定也知道《罪与罚》,你怎么看这本书呢,怎么看主人公这个人物?”

    “拉斯科尔尼克夫啊……我很喜欢这本书,但是这个人很复杂,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式的人物。他很勇敢,敢想敢做……”

    “嘿!他为什么敢想敢做?一个学习优秀的贫困生,甚至是善良的。我可以这么说吧。”

    “是的,宗教?我思考过这个问题,是JiNg神分裂。”

    “啊,不行。今天不能讨论这个问题。我之所以要跟你提这个人,是因为我认为他走到了一个思想的绝境,他不得不杀一个人来给自己的思想开拓空地,得以发展。他最终也确实做到了。但是代价是巨大的……”

    “你是说,你也到了这种绝境?”

    “……”

    “……”

    “我们和托尔斯泰那些伟人所处的时代是类似的,陀翁似乎也在借着拉斯科尔尼克夫表达着他们那个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困局,深陷虚无主义的漩涡。这是不可避免的。或者任何一个时代的思考者都免不了要面对这一问题,命运和自我的对战。……”

    “别啰哩巴嗦的,我不谈了。我要的可不是解释。”

    “那你看看《悲剧的诞生》。”

    至于和K讨论的人是谁,我们谁也不知道。他也从未跟我谈起过。只是常看到他们总是在一起。一个低着头,而另外一个仰着头。

    K从建筑内部出来,满天的雪花又飘了起来,来来往往的雨伞上覆盖着一层花白,融解在大地中,消解了世界的嘈杂。此刻K感觉时间是静止的,他是静止的,只有呼x1在不停的运动,随着雪花的散落。

    他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个T的存在,但同时看到历史中湮没的颗粒。一时伤心不已,哭了出来。

    后来他描述这种伤心落泪的场景,把它称之为“有生命的哭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