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规矩不私奴(sp/np)_57破局(上)愿陛下千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剧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7破局(上)愿陛下千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剧情) (第1/2页)

    三月初四,东川。

    暗夜中前行的一个数人小队,正在背风的山坳中扎营休整。

    “从东川边界绕过去,不出三日,便能抵达京城。”副将展开一副地图,向上位的两人禀告道。

    “外面情形如何?”赵靖澜问道。

    “世子昨晚向各州府发布了勤王令,离东川最近的三个州府正在整军。”

    “昨晚?”

    “是。”

    “宁轩这次动作真快。立刻将左相谋反、皇帝殡天的消息散播出去,越快越好。”

    “是。”

    “报——王爷、将军,前方三十里外,发现军队,目测有五千人众。”探路的小兵前来禀告。

    赵靖澜问:“是宁家的私兵?”

    “是的。”

    “绕过去?”陆霖问。

    赵靖澜摇摇头:“不一定能绕得过去,派人去试探一下。宁家筹谋已久,一定想把我们拦在东川,不能在这里耽误太多时间。我们不入城,就无谓与他们正面交锋,届时拿下京城,再回头来端掉他们就是。”

    “是!”

    入夜之后,双方在平原处短兵相接,西北军不熟悉地形,但胜在骁勇,双方不分胜负,对方似乎也无意缠斗,很快便散入丛林中。

    天光微明时,远方传来号角声,众人踏上山丘举目远眺,只见旌旗飞扬,龙飞凤舞的“宁”字旌旗旁,一盏白旗赫然高举。

    “他们,想干什么……”陆霖不解道。

    “识时务者为俊杰,看来宁家也有聪明人。暗凛,去请对方的主帅过来。”赵靖澜吩咐道。

    赵靖澜和陆霖在主帐内坐定,账帘一掀,只有一人孤身前来,正是昨日在山崖间的那名白衣男子。

    “在下宁鹤琛,见过靖王殿下。”来者从容一拜。

    靖王一身戎装,右手带着黑色的皮革手套,手持马鞭,居于上位。

    “宁曜坤倒是舍得让他的嫡子来送死?实在是出乎意料。”

    宁鹤琛跪得笔直,躬身咳嗽两声,这才道:“家父年事已高,咳咳……听信一面之词,一心想勤王护驾,才会与殿下的人马有了冲突。还请殿下恕罪。”

    “宁家豢养私兵,无论如何,都是死罪。”

    宁鹤琛知道这是宁家的死罪,宁家的私兵从赵靖澜七年前上位那一天起就在暗中谋划,后来果然如预想中那样,赵靖澜一得势,就迫不及待地对宁家赶尽杀绝,当时在任的几个二品大员均被罢免,宁曜坤虽为先皇遗诏的顾命大臣,但形势比人强,痛定思痛,只能以退为进、暂避其锋芒,以身体抱恙为由致仕归乡,才将势力收拢回东川老家。

    但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

    左相一死,朝中右相势必独大,西北薛家手里握着兵权,再添上从龙之功,来日也将发展成一方霸主,新皇登基,必不想见此局面,正是需要有第三方势力弹压权臣的时候。

    宁鹤琛一开始就不赞同父亲与宁轩的谋划。如果没有陆霖从边关带回的人马,速战速决,宁轩的赢面很大,然而昨日祭台上匆匆一瞥,宁鹤琛已然察觉到不对,对方人数众多,且均是训练有素的精兵强将。昨夜一场激战,更让他意识到宁家危在旦夕。

    他当机立断软禁了父亲,今日又孤身前来,必须保住宁家。

    “先皇已逝,国不可一日无君。当年渊武帝崩逝之时,留下一份遗诏,除了我父亲之外,还有京中的贤安王爷一同听旨,如今,将此物奉于殿下。”说罢,将一卷圣旨递给陆霖,“宁家不才,愿为新皇差遣,效犬马之劳。”

    赵靖澜微微诧异,接过案卷,匆匆一眼已经看出了这是一份伪造的先皇遗诏,玉玺和印鉴是当年盖下的,内容却是才写的,大意为他二哥体弱,如果不幸病逝,兄终弟及,皇位当传于赵靖澜。

    有了这份东西,赵靖澜于皇位上更加名正言顺,但没有,想必也不会动摇大局。

    “这就是宁家的诚意?”赵靖澜不置可否。

    宁鹤琛也知道这只是一份小玩意儿,于是更进一步:“宁家的私兵是在世子的指点下招募的,宁家若是罪无可赦,世子也难以独善其身,殿下爱惜世子,想必不希望世子沦为叛军乱贼。”

    宁鹤琛接到消息,左相叛乱,皇帝身死,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丝毫没有提及宁家,他洞察人心,联想到这些年的情形,大胆猜测,赵靖澜不想因为这件事牵连到宁轩,所以才会让人放出这样的消息。

    “如今世子掌控京城,朝中难免人心浮动,宁家若是能护送殿下回京,世子的困局,想必迎刃而解。”宁轩在京城中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到时候难免被人指摘为造反的叛贼,如果宁家护送赵靖澜回京,将宁轩的举动推说为不明实情,一切就顺理成章,届时宁轩护持皇室,不仅无罪,还会有功。

    赵靖澜用手指敲了敲马鞭。

    宁鹤琛这番话,终于说到了点子上。

    宁轩这次玩这么大,不说祭台上的死伤,京中还不知道是何光景,一旦被指为反贼,于情于理,都应该秋后处斩,以正视听。然而宁轩做了再大的错事,赵靖澜一点儿都不想把宁轩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