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61提练细盐 (第2/3页)
刘正青照旧和林糯糯进行了密谈。 林糯糯又把制作冰糖的步骤给他细细说了1遍。 她1面说,刘正青1面写,都完完整整的记录了下来。 “对了。”刘正青停了笔,朝着林糯糯拱了拱手。 “你替咱们朝廷立了大功,按理说要奖白银万两,我已经上谏请皇上赏下赏赐了,想来过些日子就能拨过来了,有了皇上的懿旨和赏赐,那群人哪怕知道你还活着,也必定不敢再对你动手,你大可以放心。” 皇上的懿旨,那对寻常百姓来讲,可是天大的恩赐。 林糯糯倒不在意这个虚名,她更关心另1点——白银万两! 1万两银子!白花花的银子! 她,要暴富啦! 林糯糯笑得合不拢嘴。 她扒拉住刘正青的袖子,又问道:“好事成双,刘大人可想知道我这里还有另1个法子,同样可以富国利民。” “哦?”刘正青来了兴趣,“你还有别的制糖法子?” “非也非也。”林糯糯神神秘秘的摇头晃脑,“不是制糖法子,而是……” 林糯糯卖了个关子,接着小小声的对刘正青说出4个字。 刘正青惊得眼睛都瞪成了铜铃。 他失声道:“你说的可是真的?你真的会提炼细盐?!” 林糯糯1脸骄傲的点点头。 这永安王朝,百姓大多都吃的是粗盐。 那细盐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1遍遍的提炼,才能将粗盐变得稍微细致些。 但哪怕是这里的细盐,仍然比不上现代的精制盐,那盐并没有那般白,有些甚至并不是单纯的咸味,反而泛着点微微的苦涩。 而那粗盐的质量就更差了。 大家并不缺盐,却缺乏精纯的细盐。 林糯糯在市面上看过那种细盐,大概能明白,永安王朝的所谓细盐,只是通过最简单的方法来提取的。 溶解、过滤、蒸发,这简简单单的几步,就能将粗盐变为细盐。 但这只是针对1些原本开采出来,品质就较好的盐矿。 林糯糯还记得,初高中学化学时,老师曾经讲到过盐。 溶解、过滤、蒸发这几步,只是针对于盐里面不溶性杂质,比如1些泥沙石子杂物什么的。 但若是其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可溶性的杂质,就得加入试剂来除杂了。 当时林糯糯还在老师的带领下查了课外资料,因此对其记忆犹新。 在现代的工业中,制作精盐,需要依次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除去相应的硫酸根、镁离子、钙离子,将它们变为相应沉淀——硫酸钡、氢氧化镁、碳酸钙,然后再将其过滤出来。 最后,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和碳酸根。 最后蒸发结晶,就能得到现代的精盐了。 至于为什么要加过量试剂? 因为无法判断这些杂质是否完全沉淀,所以加入的试剂必须全部都是过量的,才能保证最完全的除杂。 但这1切在永安王朝都难以实现,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除去其中的钙镁离子就可以了。 钙镁离子就是造成食盐发苦的根本原因。 至于用什么去除粗盐里的钙镁离子呢? 答案是草木灰。 所谓草木灰,就是稻草燃烧后剩下的灰。 因着它其中的成分含有碳酸钾,也可以将它直接当作钾肥。 这是是村里人开荒田,总是会在田里烧许多稻草的原因。 这1步就是给地施肥,让土地更肥沃些。 1 而为了去盐里面的苦味,还是老几步。 先将粗盐溶解,再加入草木灰熬制,静置后过滤,钙离子便被碳酸钾置换出来,成了碳酸钙的沉淀,因此就可以将这不溶物过滤出来。 这些不溶物中就含有碳酸钙、氢氧化镁。 食盐便是氯化钠,由于氯化钾和氯化钠1样的是咸味,可以当作食盐食用,其毒性大致跟氯化钠相当,因此无伤大雅。 不过含有钾的食盐有1定的吸湿性,所以获得的精盐容易结块。 但这总比含有钙镁离子而有苦味的粗盐好。 学好数理化,确实是走遍古今都不怕。 林糯糯其实也只是大概记得,但总之1句话,往里面加草木灰就对了! 她只记得这最关键的1点,至于原理什么的……咳咳,记不太清了,不算太重要,能提出细盐来就是好样的。 林糯糯说得振振有词,却让刘正青陷入了深深的怀疑之中。 1 这小丫头说什么? 竟然要把盐和草木灰放到1起煮! 刘正青并不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因此他只觉得很荒唐。 那盐溶进水里,草木灰也溶进水里,那不乱了套了! 全成了1坨浆糊,到时候怕是连粗盐都没了! 哪怕是蒸发出来晾干,那盐里头也掺杂着灰黑色的草木灰,这盐怎么吃? 怕是连老百姓都不屑吃这盐,更何况1向养尊处优的达官贵人了。 在他看来,就跟把糖和泥巴1起放水里煮1样可笑! 这还怎么吃?又怎么能吃? 刘正青看着林糯糯,欲言又止。 1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