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7情深意重 (第3/3页)
上,阻挡住一哄而上的天兵,他手腕翻折,太阿剑出鞘,剑尖抵在李靖咽喉,“你今日若敢踏过殿门,我要你死无葬身之地!” 李靖屏气凝神,不再往前一步,“元帅,你这是违抗圣旨!陛下若知,你该同罪论处!” “你当我怕你威胁?!” 哪吒疾步上前按住沉香的肩膀,道:“沉香!这是陛下旨意,你别为难我们!快把剑放下!” “哪吒大哥!”沉香低吼着打断他的话,眼眶血红,“我舅舅他,大病未愈!该如何承受得住牢狱之苦!” 哪吒被他一噎,到嘴边的话又不忍说出口,遂咽回腹中。 就在此时,众人身后的神殿大门从两旁分开,内里昏暗阴沉的光线甫一暴露,照射在沉香背上,杨戬衣冠整齐,朝服加身,从容不迫地走出神殿,后方一鹰一犬随行。杨戬来到沉香身边,按下他蓄势待发的太阿剑,他执拗不肯放下,他便加大力道,与沉香四目相对时,双唇动而无声,道了句:“听话。”沉香斗大的泪珠蓄在眼眶里,颤着手腕,无力垂下。 杨戬侧展一臂将沉香护在身后,独迎千军万马,与那托塔李天王正面交锋,道:“沉香关心则乱罢了,李天王家中也有儿女,想必能够理解其味吧?” 李靖心知肚明,便装傻充愣道:“为人父母,这些自然理解。想来真君身为长辈,也不会让小辈为难吧?” “李天王所言极是,放心,我跟你们走。” 沉香身体一僵,心口胀疼,猛地抓住杨戬的手臂,力道大得像是要将他的骨头捏碎,杨戬却不觉痛,他覆上沉香捏到泛白的手背,安慰轻拍,“切记,明哲保身。放心,舅舅不会有事。” 沉香不住摇头,眼泪随着动作飞溅出来,杨戬擦去他眼角的泪水,狠下心将他的手指一根根掰开。李靖见状,召来天兵隔断二人,又有士兵欲押着杨戬至天牢,只被他轻飘飘地看了一眼便不敢轻举妄动。 沉香愣在原地,看着杨戬的身影渐行渐远,他想奋力去追,却被哮天犬和逆天鹰一左一右扣住双臂,让他停滞不前,他想喊出声,那千言万语却卡在喉咙里,似投石入海般杳无音讯,身体颤抖发冷,心脏剧烈跳动,耳边轰鸣不止,绝望与无助席卷而来,让他死坠于地。 “舅……舅舅……” 他才从鬼门关走了一遭!他才死而复生啊! 他垂下脑袋,眼泪砸在地上。 他不要再一次看着杨戬死去,他承受不住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去杨戬。 瑶池,沉香不顾侍君阻拦,强闯而入,那高高在上的三界共主泰然自若地坐于御位,对他的到来并不觉得诧异,倒似是专程等他一般。 玉帝看他气势汹汹,笑问:“沉香,你是来兴师问罪的么?” 沉香强压怒火,道:“沉香不敢,沉香只是质疑陛下强加在二郎真君身上的罪名是真是假。” “这并非朕强加在杨戬身上的罪名,若无证据,朕也不会冤枉臣子。朕也说了,待水落石出的时候,若杨戬罪名属实,便按天条处置,若他蒙冤,则官复原职。” 沉香:“证据?敢问陛下,证据何在?” “这个嘛……”玉帝闪烁其词,态度暧昧,“是有朝臣弹劾杨戬,他言之凿凿,所言不虚啊。” “言之凿凿?”沉香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陛下,您仅凭一面之词便断定二郎真君勾结党羽,行谋逆之事,不谈实证,不辨是非,岂非偏听偏信,任由jianian佞祸乱朝纲,冤枉无辜!若轻之纵之,则朝将颓矣!” 玉帝的声音冷了几分,“沉香,朕这么做自有朕的道理。毕竟杨戬他之前就做过不忠之事,朕此次怀疑他无可厚非。” “何为忠?!臣子盲目听从,靡言弗从,以求身晋,以求荣安,上之昏聩,见之不言,下之碌碌,闻之不发,法有谬误,视若无睹,此谓忠臣?!此谓诡计之徒!忠臣亡于天下难,无怨无悔,明君先为天下奴,而后臣子愿受遣,臣子所忠,不在一人,而在苍生!二郎真君先在封神一役九死一生,后为推出新天条身先士卒,又为天下鞠躬尽瘁,保佑三界生灵,今又险些战死疆场,您不安抚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便罢,还让将领蒙冤入狱,一朝受南冠之苦,您又论的什么理?!”沉香反唇相讥。 “放肆!”玉帝拂袖打落案几上的玉斝金樽,猛然起身,帝王之威,不恶而严,“杨戬最大的过失,便是教子无方,生生将你惯坏,竟敢这样同朕说话!先前在灵霄宝殿朕对你不加追究,你还在这里以下犯上,无理取闹!” 沉香不甘示弱,“您要想听恭维话,有的是人跟您说,还轮不到我。沉香秉性如此,心直口快,跟任何人都不相干。” “你这……”玉帝眉毛一拧,眼看又要发火,却及时忍下,气定神闲地坐回御位,道:“沉香,你今日是以杨戬亲外甥的身份进言,还是作为他的同僚进言?” 沉香看着玉帝默然不答,良久,“沉香为臣谏之。” “臣?”玉帝微眯起眼,反问道:“沉香,你何曾以朕之臣子自居之?” 沉香倏忽抬眼,玉帝的威胁已摆在明面上,他手中握着他的软肋,他不得不遵。沉香一言不发地直视玉帝双眼,垂在身侧的手攥握成拳,半晌,他松开手,垂下眼睛,掀开衣衫下摆撩至旁侧,双膝跪地,道:“微臣此行,是为恳请陛下将二郎真君一案交付给微臣,微臣定会彻查此案,还真君清白。” 玉帝有些惊愕,他当然知道他刘沉香傲骨嶙峋,此生跪父跪母跪恩师,从不跪旁人,可他就是要让他亲自将他口中的君臣之道打破,让他不要将凡事都看得如此简单,古往今来,朝堂之道、君臣之道、君民之道大同小异,但唯这小异,往往让人焦头烂额。但他本以为沉香会负气离去,没想到他居然真的会为了杨戬妥协。 “你与杨戬,当真这般情深意重?” 1 沉香:“陛下圣明,应知臣无舅父,无以至今日。而今舅父无臣,无以雪冤情。情深义重,理所当然。” 玉帝沉默不语,他看着沉香出神,似是想起了什么往事。 “你应该知道,朕说的不仅是这个意思,杨戬钟情于你,你大概清楚吧?”少顷,玉帝开门见山道。 沉香自然明白那虚迷幻境和碧玉风铃簪是谁的手笔,故而不讶于玉帝知晓此事,他只坚定道:“臣心中清楚,而对真君,臣可以孺慕之情为之死,可以比翼之心为之生。臣与真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您执意要用此事要挟真君,臣无话可说,但为君言,臣永远不会弃真君而去,死生随之。” 玉帝内心震撼,却不显露,只因天宫不胜寒冷,尔虞我诈不计其数,他已许久未见过此等坚不可摧的感情。 “臣言止于此,还请陛下容示,若臣不能查明此案使真君获赦,则臣与真君同罪。” 沉香毫无留恋地离开了瑶池,玉帝长久地凝视他的背影,突然好奇,究竟要经历什么事,才能磨干净他身上的轻狂意气? 蓦地,玉帝轻声发笑,传唤值官道:“来人,备笔墨。” 同日,玉帝颁下圣旨,玉宸元帅刘沉香忤逆犯上,言语狂悖,犯下大不敬之罪,今革其神职,收回兵权与元帅大印,贬下凡间思过,无诏不得回天。而杨戬获罪入狱,司法天神一职空缺,玉帝念在分水将军申公豹进谏有功,便由他代替杨戬坐上司法天神之位,掌管天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