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 相逢孤独 (第1/2页)
第四十九章相逢孤独 父子俩议定了迎亲之事,荣世祯亲自去回使者的话。 那使者听说平南王不去接亲,脸色有些不虞,说道:“平南王贵人事忙,我们征西王难道是那闲人?他老人家多少年没出过西北,这回亲送郡主来云南,平南王就不说去接一接?” 荣世祯说道:“我父王很是过意不去。但父王离开云南都快三个月了,好容易回到家里来,衙门不知攒了多少大事等着他处分,委实抽身不得。” 那使者说道:“我们征西王也是事务缠身,这趟送亲,本来也不会真的送到春锦城,故而在云南与西北之间就近选了祀州会面,征西王好把郡主与嫁妆交托于你们。他老人家若是兴致好,再跟你们南行几日;若是行得累了,那就掉头回西北去了。平南王坐在春锦城不动,可就见不到征西王了。” 荣世祯心道:“方才还说征西王要送孙女入滇,怎么忽而就改了腔儿?他到底要不要来云南?”便道:“大家就是一家人了,何愁没有见面的时候?等我父王得了空儿,我们便送郡主归宁,到时亲自拜谢征西王的盛情。” 那使者说道:“平南王若是嫌祀州太远,那你们挑个地方就是了。” 荣世祯说道:“征西王若有什么要紧话,当面嘱咐我也是一样。” 那使者百般劝说,荣世祯总是不肯松口,那使者无奈,只好说道:“既是父子一脉,世子去也是一样。请世子早日出发。” 荣世祯答应下来,回府与父亲说了。荣元量思忖道:“事出反常必有妖,征西王别是暗中有什么图谋。奈何皇上命二家尽快完婚,我们也不能拖延观望。你多带些人去祀州,若有不对就赶紧回来。” 他着紧筹备了两日,打点了一万兵马,护送荣世祯和聘娶之礼,由那使者引路,径往祀州去了。 云南百姓瞧见这大队人马举着大红喜幡,衣甲光鲜堂皇,连骡儿马儿都披红簪花,纷纷夹道看热闹,指指点点说道:“此是平南王府娶亲,好大的阵仗。”“咱世子爷送了这么多定礼去,不知韦家孙女儿带来多少嫁妆。”“就带来金山银山也轮不到你花,只好路上看一眼罢了!”男女老少笑笑说说,好不热闹。 荣世祯下令兼程赶路,这一天到得祀州城下,祀州总督蔡权带兵出城迎接。 其时春雨如丝,落衣不湿,只见城外农田百里之广,都种下了绿油油的秧苗,满眼皆是新绿。 荣世祯说道:“贼军占了祀州三年,春耕倒是没有抛下。” 蔡权说道:“昔日元氏贼军要把祀州经营成关隘重地,因此大兴屯田,奖励农桑,百姓都不曾逃难。” 荣世祯说道:“如今征西王接管了祀州,还奖励农桑吗?” 蔡权苦笑道:“征西王要修黄金台,加税征租还来不及呢,何谈奖励?” 荣世祯看了他一眼,说道:“蔡大人是朝廷委派的,还是征西王委派的?” 蔡权说道:“卑职原在安山王府当差,后来受了朝廷调令,到祀州来做总督。待得关中沦陷,贼军来攻祀州,卑职为保一城百姓,只能忍耻诈降。贼军为奖勉卑职,仍然让卑职经营祀州,但卑职心中无时或忘朝廷恩德。 “近日听说定北王射死了火狮子,贼军首脑闹内讧。卑职就连通了曲州、亨州的长官,三地一同拨乱反正,向征西王投降献地。征西王说卑职深明大义,所以保留了卑职的总督之职。” 荣世祯说道:“曲州、亨州的长官原也是朝廷命官吗?” 蔡权说道:“那两伙儿人从前是元松漪的嫡系,元松漪死在了辽东,他们就不太服元枫漪的管,现在元枫漪也死了,他们都说贼军气数已尽,因此生了归顺之心。不过,征西王不喜欢他们是叛贼出身,说不定不久就要拿几个虚职把他们打发了。” 荣世祯说道:“如今三地的守军,都换成征西王军了吗?” 蔡权说道:“也有投降的贼军,也有征西王军。” 谈话间到得城下,平南王军在城外扎营,一队亲兵护送荣世祯进得城中。 蔡权将荣世祯引到黄金台,说道:“为了在征西王驾到之前修好黄金台,征西王的两位公子抛下曲州、亨州的军务,双双来到祀州督促,也正好为世子爷接风。” 荣世祯等云南人仰头看视,心中都暗暗咋舌。 黄金台原是安山王童氏一族的游猎行宫,只见金台高耸入云,惊心动魄。台下搭着大大小小无数棚子,一队队民夫忙着做工,有的搬抬花岗石,有的拿铁锹筐扛运土,犹如蚁群一般。 蔡权说道:“黄金台虽没修好,行宫其余各处都可以住人了。大伙儿都等着世子爷呢,世子爷请随卑职来。” 众人入得行宫,只见宫殿层叠不尽,花草葱茏可观,其华美恢弘之处,比京城皇宫也差不了几分。 凌烟殿上早已备下接风酒宴,征西王的两个儿子及麾下将领都来与荣世祯相见。 征西王共有六个儿子,大儿子已封为世子,是琴湖郡主的生父;二儿子韦昌祥、三儿子韦昌裕便是征西王派来接收降地的。 只见韦昌祥、韦昌裕四十来岁年纪,都生得胖大魁梧,金冠锦袍遍身璀璨,双双下席来跟荣世祯拉手拍肩,笑容满面道:“侄女婿来了!” 荣世祯打起精神,笑道:“小侄给两位叔父请安了。” 韦昌祥笑道:“平南王的独生爱子,果然长得好模样,堪可与我家郡主配一对儿。” 韦昌裕笑道:“你说话也没点儿长辈模样。人家的孩子瞧你这副样子,不知怎么想我们呢。”席上众人都呵呵笑了。 韦氏兄弟为荣世祯引荐众人,有一半是征西王一派的亲族官吏,剩下一半都是投降归顺的贼军将领,征西王一来为嘉奖这些投降贼军,二来还来不及替换这许多官职,所以仍叫这些贼军保有军职。 荣世祯面上客客气气,心里却难免有些警惕。当下主宾入座,把酒言欢。 席上,一个贼军将领问起京城动乱的前因后果,荣世祯便简略说了当时如何打入京城,宣王与宁东王如何叛逃,小皇帝如何登上宝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