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狗rou馆捡漏 (第1/1页)
咦! 张浩然惊疑地轻咦了一声,还以为自己眼睛花了。 他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然后再往狗笼中那只碗看去。 那只碗上面全都是黑乎乎的糊状物,应该是狗的口水和狗粮结合到一起产生的黏糊状物体,糊在了碗上,厚厚的一层。 以这只碗为中心,一层深红色的光晕从中散发出来,逐渐形成了一个光圈。 深红色光晕,这应该是清代康、雍、乾时期的古玩散发的珠光宝气呈现的颜色。 张浩然心中猛然一个激灵,这只碗,是一个古董! 他心里顿时激动无比。这只碗,一定得弄到手! 张浩然的脸上没有露出半点声色。 他朝着那个粗壮大汉走了过去,说道,“大哥,你这狗,是准备宰杀的么,怪可怜的!好歹也是一条生命,要不,还是放了它吧!” “放了它?” 那个粗壮大汉没好气的瞪了张浩然一眼,说道,“你说得倒轻巧,这狗是我花了十块钱一斤毛重收的,放了它,我不得赔死?” “大哥,要不这样,我挺喜欢狗的!你这狗就卖我好了!” 张浩然说道,“反正你也是卖钱,卖给我你还省了力气宰杀,这条狗大约也就六十多斤,我算你一百斤,十块钱一斤是一千块钱,我翻倍,给你两千!你将这条卖给我。” 他恳求道,“大哥,怎么样?求你了,这毕竟是一条生命,你放它一条生路,等于是救了他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呢!” 一听张浩然准备出来两千买这条狗,粗壮汉子的眼睛就亮了起来。 他心里已经是千肯万肯了! 这条狗他总共才花了四百块钱,现在戴红旗出两千,他赚了一千六。 只是倒一下手就能赚一千六,整整翻了四倍,这种买卖哪里找去? 不过,他还准备从张浩然手里多弄一点。 他嘿嘿笑道,“将这狗卖给你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两千块钱少了,加五百,两千五,你要是愿意,这条狗你带走。 不愿意也没关系,我辛苦一点,杀了剥皮卖rou。” “两千五?” 张浩然皱眉道,“好吧,两千五就两千五,不过,你得将这个装狗的笼子送我,还得送我一条狗绳!” “送狗笼子?不行,不行!” 狗rou店老板一口拒绝,说道,“这狗笼子我自己平常要用的,不能送,狗绳到是可以送你两根。” 他是开狗rou店的,许多狗收回来都是有狗绳的,所以,这种东西他这里很多。 “老板,你也太抠门了!” 张浩然嚷嚷道,“我花两千五买你这条狗,让你送个笼子都不愿意,简直就是貔貅呀,只进不出呢!” “我不是送你狗绳了么!” 狗rou店老板丝毫不为所动,说道,“一个笼子,可得要好几百块钱呢,而且,我确实平常要用,真地不能送你。 这种笼子京西或者宝淘,拼夕夕上多得是,你直接下单买一个就是了。” 张浩然咬牙道,“不行,老板你得送我一点什么,不然我总感觉太吃亏!” 他四周看了看,指着笼子里那个碗,说道,“这样,我家里还没有喂狗的碗,这个碗送我了,我拿回去清洗一下继续用。” 老板看了看狗笼子里的那个碗,丝毫不在意的说道,“行,你想要就拿去吧!送你了!” 张浩然心中顿时大喜。 这才是他的主要目标!现在终于到手了。 他快速地用手机给老板转了账,找老板要了狗绳将狗栓上,接着又从狗rou馆拿了一个塑料袋装了那只碗筷。 在张浩然的手碰到那只碗的时候,碗上的深红色光晕快速地融入到他的身体内。 他的身体一片滚热,接着又清凉无比。头脑变得更加清醒,全身精力弥漫,力气都好像大了几分。 很显然,他感的身体素质又变强了。 这时候,张浩然的脑海中再次出现了一行金色的字体,“五爪云龙敞口碗,1730年,唐英” 1730年,那是清代雍正时期,这居然是雍正时期的瓷碗!” 张浩然心里砰砰直跳。 之前捡漏的那本《金玉缘》手抄本是1758年的,这个瓷碗是比那个还要早。肯定更值钱。 只是这个唐英又是谁? 狗rou店老板就在旁边,也不好用手机查找。 张浩然不动声色地提起装瓷碗的塑料袋,牵着那只狗子离开了。 走了一会,已经远离了狗rou馆了,张浩然停下了脚步。 他蹲下慢慢将捆住狗嘴的铁丝解开,接着又松开了狗子脖子上的绳子,随手丢到了路旁。 在这个过程中,这条狗子一动不动,表现得很安静。 很显然,这是一条受过良好训练的狗子。 只是,狗子再好,他也没法子喂养。 他自己过得都很艰难,哪里有时间、精力以及金钱去养这玩意。 张浩然抚摸了一下狗头,说道,“好了,狗子,你自由了,赶紧回家吧。” 说完,他站起身,转身向着自己的租房走去。 一边走,他一边拿出手机开始搜查那个唐英的信息。 很快,他就搜查到了唐英的信息。 唐英,清代陶瓷艺术家,能文善画,兼书法篆刻且又精通制瓷。 雍正六年1728年奉命任景德镇御窑厂协理官,乾隆元年1736年起先后管理淮安关及九江关并兼理窑务,直至二十一年其中十五、十六两年一度中止。 管理景德镇御窑厂的前后二十余年。先后为雍正和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 由他主持烧制的瓷器无不精美,深受两朝皇帝的赏识。 因此,雍正隆年间的官窑也被人们称为“唐窑”。 任督陶官期间做了许多事,其中有一件事很重要:在乾隆八年的时候,已经六十二岁的唐英奉旨编成了《陶冶图编次》《陶冶图说》。 唐英在《陶冶图说》中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瓷器生产的二十项流程。是我国有关陶瓷工艺过程的第一部系统著作。 我去,这是一个牛人呀! 张浩然心中欣喜不已,瓷碗的制作人越著名,就越值钱。 哥们又要发财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