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为臣(皇嫂) 第10节 (第2/2页)
外的安排,又是什么呢? 杨昪很快回来了。 他走到郑嘉禾面前,微微弯腰,朝她伸出了略带些潮意的手。 郑嘉禾仰头看他,把手搭了上去。 两人走到梳妆镜前,杨昪扶着她坐下,一手搭在她的肩膀上,看向琉璃镜中映出的人影:“还按现在的样式梳?” “当然。” 要不然她出去,岂不是谁都能看出来她在暖阁睡觉了。 杨昪便伸手,把她头上的簪钗一根根取下。她今日要见新科进士,打扮得还有些正式。 郑嘉禾转转脑袋,对杨昪说:“你要是梳坏了怎么办?” 杨昪把她头发全散下来,拿了木梳一点点梳顺,闻言问道:“你想怎样?” 郑嘉禾眉梢微挑:“那你就一个月不许见我了。” 杨昪绷住脸,看了镜里的她一眼,语调严肃:“不行。” 那可由不得你。郑嘉禾心说。但她还是坐正了身体,收起玩笑的神情:“那你还不快点给我梳头?” 好歹若是梳坏了,有机会改。 这一梳折腾得就有些久。 杨昪毕竟不太熟练,有几次不小心扯到她的头皮,惹得她痛呼,他就赶紧松开一些,一来二去,都有些不敢用力了。 最后还是在郑嘉禾的帮助下,才把头发挽好。 他拿起案上的簪钗,往她头上戴。 那带着些温热的手指,就时不时擦碰过她的耳朵,脖子,和侧脸。 天色暗了下来,火红的夕阳透过纱窗,照射进室内,给两人的身上都增添了一分朦胧的色彩。 杨昪打开抽屉,找到一盒唇脂,他用指腹在上面打圈,沾了一些鲜艳的颜色,方转过头,望向郑嘉禾。 郑嘉禾也看着他。 良久,她才微微低头,嘴唇翕张,闭上了眼睛。 有温热的指尖落了上来,轻点,捻动,反复触碰。感官仿佛在这一刻变得格外灵敏,让她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唇上那一处,直到她听见杨昪在她耳边说:“好了。” 郑嘉禾睁开眼睛,直接望向镜子。她看到镜中妆点完毕的年轻女子,觉得有些神奇。 明明是一样的发型,一样的妆容,可她好像就是比刚从宫里出来的时候年轻了。 心理作用吧? 郑嘉禾在心中自嘲一番,拢起袖子站起了身。 “该回宫了,外面的宴席都散……”她转身正要往外走,却突然顿住。 只见杨昪低着头,那刚刚给她涂抹过口脂的手举在唇边,被他舔了一下。 而他的眼睛,还向上看着她,目中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光,就像是一头看中猎物的饿狼。 刷得一下,郑嘉禾觉得自己从脸红到脖子根。 “孟浪!” 她斥他一句,提起裙摆绕过他,匆匆离开内室。 杨昪紧随其后。他倒是慢悠悠的,看见那些宫人们簇拥着郑嘉禾,依然走到她的身边。宫人们迫于他的威慑,而且太后也没发话,倒是默认了他的举动。 一行人绕到前院,宴席果然散了,只剩下零星的几个宫人在收拾东西。杨昪一直把郑嘉禾送到畅春园正门处,看着她上了回宫的马车,方折身回返。 余和在这时迎上前来。 “这是赵郎君留下的名贴,”余和道,“他下午一直想求见王爷,但是没能得见。” 杨昪“唔”了一声,他倒是把这回事忘了。 他还记得那会儿是让这个赵湛去把宋婴叫走,赵湛果然听话,没多久,他就在暖阁等到了郑嘉禾。 至于现在……什么宋婴,什么探花郎,什么扬州……有何干系? 如今能触碰到她的,也只他一人而已。 第10章爬窗?王爷还是从正门进来吧。…… 畅春园赏花宴没过几天,朝庭就颁布了对新科进士们安排的诏令。 诏令一如往常,状元、榜眼、探花去了翰林院,其余的被安排去六部等其他衙门任职,或外放去了其他州县。 然而不同寻常的是,探花郎宋婴不仅在翰林院担任编修,还被点做了个“凤仪台参事”。凤仪台由太后新组,不属于以往三省中任意一个部门,而是直接听太后号令。其中不仅有宋婴以及另外的两个新科进士,还有许多从尚宫局走出来的女官。 诏令一出,立时便引起朝堂哗然。 有人觉得这所谓凤仪台不成体统,又有人敏感地察觉到太后的目的似乎不同寻常……一般来说,太后如今代幼帝执掌朝政,想要颁布诏令,要先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批,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和中书省的长官都是太后的亲近之臣,门下省侍中曹应灿的情况却有些复杂。 曹应灿大人年逾六十,历经三朝,一身正气,当初先帝娇宠云贵妃,立云氏子为太子,乱尊卑嫡庶,那废后的召令就是被曹大人带头驳回的。他和门下省几位大臣跪在承明殿前,丝毫没有退缩,硬是逼得先帝不得不收回诏令。 在那个动荡的时刻,曹大人与当今太后达成了短暂同盟。如今先帝驾崩,太后临朝称制,曹大人却成了制约太后的有力打手。 一个月前,秦王送到长安的先帝手令,即是由曹应灿大人在朝堂上当众公布,为秦王殿下以先帝之名回京摄政提供了重要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