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公之于众的痛苦还算痛苦吗 (第2/3页)
明月自然早就知道,花剪夏和上官阙的那个养女的事,近些日子更是传得沸沸扬扬。 “花剪夏那事,公主的请求,你推不脱嘛。我听说了,你推了两次,没推掉。”见韩临小心翼翼的盯着他的神色,挽明月笑了笑,换言道:“我今天在宴上见过那个女孩子。” 说着,挽明月忽然伸出手,捉住他下巴,抬起他的脸,凝视他的双眼:“她们不像。” 作为曾见过许多次花剪夏的人,早上见到那个女孩子时,挽明月低头冷笑了一声。媚好害怕的问他怎么了,他说没什么,只是,从没想过有些流言竟然可以无中生有。 除了同样高挑,她们完全没有相像处。而高挑的女孩子那样的多。 挽明月估计上官阙是不肯开导韩临的,让韩临就这么自我封闭着,老老实实,也不是件坏事。 但这事有些特殊,韩临不是没皮没脸的人,韩临乐意交朋友,喜欢混在人群里,爱往热闹处钻。韩临是很世俗的一个人,出了临溪,因为相貌、武功、脾气,很招人喜欢。他估计从没想过,也从没遇见过,自己被人这么讨厌的情况。 他担心韩临的精神。 挽明月又放眼望了一遍这泊船的地界,渺无人烟的荒凉。真难想象,是他自己要搬过来的。 他的担心不无道理。韩临朝他笑了一下,随即歪头,避掉了他的目光和捏在下巴上的手,道:“其实你不用安慰我的。” 比预想的还严重,挽明月发觉韩临自己都被外人说得动摇了。 韩临从前那样自信洒脱的一个人,如今为了避看I人群,躲到这荒凉的地方,挽明月心里针扎似的一阵疼。 挽明月皱眉,紧跟着又道:“有些攻击你的话,你不必特意去听。纯粹是子虚乌有。” 韩临思量了半晌,抬眼对他道:“谢谢你。” 湖上带水意的风吹过来,湖畔的芦苇沙沙作响。 挽明月盯着韩临的神情,发觉他的紧张缓了不少,心下稳了稳,笑着道:“和我之间说什么谢谢。” 说完,挽明月把杯间的酒一饮而尽,举着杯,不着痕迹的换了这个轻松的话题,“你这里刚死过人?” 却未曾想韩临并没接话,而且他意识到提起这事时韩临呼吸一紧。 “前几天有十来个杂鱼埋伏想杀人。” “谁这么没有眼色啊?来暗算你。” “谁知道。” 就这么有一句每一句的聊着天,喝得高兴,韩临又折回船舱中,再出来手里拿了几本话本。 他说是今天管吃饭那饭馆的说书的老头租来的,挽明月瞧了两眼,有些兴趣,就让他讲讲,他便仿着说书人的腔讲了一段。停的地方挺抓人,他说只听说书老头讲到这里,剩下的得他自己看了,预备这几天练完刀消遣用。 临近傍晚,漫天红霞。 也不知道是酒劲还是其他缘由,韩临起身时晃了一下,檐角的风铃叮叮当当,发出沉而远的声音。 挽明月扶住他,笑说:“怎么你的船,你都还走不稳?” 韩临倚在他肩上笑了两声,突然说要不你在这里过夜算了。 “想我了?” 韩临笑着,竟然没否认。 不免吃惊的瞠目,挽明月与韩临对着眼,没言语的看了片刻。 是反过来逗弄他?还是太久没见随他闹?或是别的? 被这攻势搞得头晕,乘胜追击恐怕吓着他。最终,挽明月往船舱看了眼,笑说两个这么高的男人,估计挤不下。 连思考都没有,韩临:“能睡得下。” 挽明月给他今日别样的主动吓了一跳。 兴许到这种境地的时候都是这样,尽管了解够深,只差几步,却总是被只言片语鼓动。 船有点晃,挽明月任他在肩头靠了半天,等他酒劲与情绪缓过来,才笑说:“不回去他们要担心。” “也是。”韩临伸出手:“拉着我,别掉水里了。” 挽明月牵上去,下了船,牵了一路,到拴马的白桦树下也没松。 韩临只在下船后侧头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没发出异议。 …… 说起邵竹轩在暗雨楼这几日,他只在前两天舒坦,剩下时间简直是度日如年。 第一天在盼着见上官阙,结果人家没空。第二日中午终于有幸见着一面,但上官阙人忙,那一面也只是匆匆的,便只是那匆匆一面,邵竹轩心里也美了整整一天。 后来报应就来了。 邵竹轩这人闲不住,到了什么地方,最爱拉人聊天,打听事,美其名曰给话本攒素材,其实就是八卦。最先聊的,自然是位置又高,男帅女美的角色。暗雨楼的人也对本楼的事最门清,便从暗雨楼说起。 只是上官楼主洁身自好,半点信儿都听不到,便落到副楼主这边,论副楼主的八卦,当然得是易梧桐的那点事,但碍于邵竹轩这身份在这儿。跟他聊天的人也有眼色,不至于什么都往外捅,又见邵竹轩不待见他们韩副楼主,便集中聊韩临的闲话,所幸他的破事也不少,几人聊得志得意满嬉嬉笑笑。 直到这日下午八卦的人说了一句,韩临为了躲风声,都到京郊湖边住着。 邵竹轩脑子里的那根弦顿时断了,人吓得惊了神,之后的其他话再也没听进去,失魂落魄的吃了饭,晚上躺在床上,合了眼,还在不停的暗示自己:兴许在别的湖上呢兴许在别的湖上呢。 如此煎熬了七八日,生怕在暗雨楼里哪天不妨就撞见了韩临。 1 后来上官阙终于得空,与他说他哥跟他嫂子的事。二人这方面达成的很快,便是他哥跟他嫂子和离,易梧桐将长安的宅子、全部金银全留给他哥,他哥不要再纠缠,如此一拍两散。 这事吧,本是他哥占理,无论道德上,还是律法上。但这世上没有办法去留住一个心不在你身上的人,尽管你如何在理,尽管道德上律法上你都是受害那方。 邵家满家的状师,能把死人说活活人说死,却也不能靠打官司,赢回来不再停在你身上的心。 状师也最明白,道德和律法,真到了要紧关头,一样都不作数。 如此久久牵而不断,也不好再有下一春,邵家这才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先替长子了解了这一场孽缘。 之后邵竹轩提出多留几日:“我想同上官楼主聊聊往事。我新近谋划着写一个话本,为您正名。” 上官阙撑手在桌前签那份二人商定的契书,闻声,似笑非笑的抬起眼望过来:“不必。其中艰难,不信的人,怎么讲都不会信的。功过留给后人说罢。” 一式三份,签完契书,紧接着,上官阙就给人判了死刑—— “韩副楼主说,你前几日迷路到他那里,他同你吃了顿饭,你落了这两锭银两在他船上。” 上官阙从抽屉里拿出两锭雪花纹银,放到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