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握在手中 (第2/3页)
了,我有印象的时候,就像温水一样了。” “去年最开始的那几次怎么样?” 韩临想了一会儿,满脸欲言又止,停顿了好久,才说:“那时候太疼,没注意。” 尽管上官阙有点认知,见韩临在这方面照顾自己,总还是有点胸闷。 次日二人得同到楼里,一早醒过来,韩临就捧着上官阙的脸仔细看,等到确认自己拳头的罪孽全消了,这才如释重负地松口气。 上官阙伤养得差不多,可韩临还是担心,穿衣时,半蹲着给他系玉佩和绿穗子。 上官阙给人运回来时,这穗子急急从腰间摘下,没人再顾得上管。但毕竟是楼主的贴身之物,只能收着。等韩临回来,在上官阙房中遍寻不见这珍贵的东西,一通好找,才拿到手里。因为那场刺杀,这绿穗子浸饱了上官阙的血,结在一块,快看不出原本的孔雀绿。 韩临去打了盆水,特意打了井里凉水,血迹不能用热水洗。 手扎进刺骨的水里,韩临久违想起了当年他们在临溪的时候,那时那么些人,每逢过冬,热水从来不够,只能去溪水里洗衣裳。 红袖半道见着,说:“怎么不给下人洗?” “这东西贵重,他们要是洗坏了,师兄发脾气没人担得住。” “那我来吧,你去看看上官叔叔。” 韩临说:“这太凉,你手皮嫩,伸进来手要冻坏。” “这有什么,你没回来的时候,家里没人,上官叔叔沾了血的衣裳都是我洗的,这就一个小穗子。你去守着他吧,别他醒了,见不着你,又要担心。” “可我现在回来了。”韩临不大敢听他走那段日子,他们被迫遭的苦。如今听了,更不愿意给她洗,甚至找了例子:“你别看师兄能抗,他到临溪的第一年冬天,因为总碰冰水,手也给冻坏了。” 大少爷的手冻坏了,和韩临的差不了多少。 上官阙起初没有声张,只是咬牙忍着,等到韩临发觉出来,那双手都已皮开rou绽,红红肿肿的,像韩临从前在猪rou铺,每逢腊月灌的猪肠。 韩临也真这么同上官阙说了,于是第一次,他收获了上官阙的一个白眼。 尽管嫌他吵,但受制于不熟和修养好,最初上官阙对他还比较客气。 韩临也没有在意,把他的手和正在洗的衣裳都从溪流中捞出来:“都这样了,你怎么不吭声?” 上官阙看着自己的双手,闷闷不乐:“我涂药了。” “大少爷,你再涂药,也扛不住几天洗一次,这水都有冰碴。冬天的衣裳这么难洗。” “汗浸透了,不洗有味道。”十指连心,大少爷手疼,心情差,更不乐意给他说教,推开他,又要扎进溪水里。 韩临忙捉住他的手:“别洗了,你这手伸下去,跟洗萝卜一样。” 上官阙正要发火,便见韩临把自己的衣裳都挪到他这边,自然的开始捶打起来。 “这不行,你的手本来也不好,传出去,会说我欺负你。” “我这手天长日久啦,每年冬天都这样,养不好的。就算能养好,也要等以后有了出息,挣下一大间宅子,雇上几个专门洗衣的婆婆。”韩临说着说着笑了起来,道:“那得好久了,反正不是现在。我皮糙rou厚,不怎么觉得疼。” 尽管这样讲,后来半夜上官阙去敲韩临的门,抓上韩临,往他开裂的手上涂药油,韩临还是疼得大叫了好几声。 很多时候,真不怪挽明月总开他们两个的玩笑。 红袖听得笑眯眯的,问:“难道往后那些年,每逢冬天,上官叔叔的衣裳都是你洗的?” 韩临这会儿洗净那穗子了,动作轻柔的拧着水,垂眼说:“后来师兄就给金陵那边写了信。第二年冬天,山上的锅炉多装了好些,热水都够另一个山头的弟子过来蹭了。” 或许是韩临手劲太大,又或许是洗得久,晾干后这穗子有点败色,好在上官阙醒后没有问过。 二人下楼,红袖已在等他们了。红袖这天放假,说好随他们一同出去,到暗雨楼附近的花林找舞坊的同伴玩。 红袖漂亮,尽管因为泪盈盈的模样,时常会被人挑刺说丧气,可还是漂亮的丧气,像个靶子一样,身边总围着各式各样的公子哥,叫人不放心。以前有屠盛盛在身边挡着,出不了大事。可过年没几天,屠盛盛便北上办事去了。 上官阙瞧出韩临的忧虑,早饭过后,望着红袖张罗车马的背影,笑道:“她们日日练舞,练袖杀人,手无缚鸡之力只会读书的公子,哪个是她们的对手?见见异性也好,总闷在小天地里,脑筋都要闷坏。” “她还太小。” “过完年都十三,不小了。”上官阙又说:“最好找到如意郎君,省得你日日担心家里的宝贝被哪个福气大的捡去。” 舒红袖在门外听了个七七八八,陡地想起屠盛盛不久前笑着对她说:“他们俩这样,看着像是成婚多年,感情早就磨没了的一对,最终给孩子绑到一块儿。成天嘴里简直离不了你。” 她倒是挺享受被关心,就是屠盛盛这么讲,总教她怀疑他是不是瞧出点什么。 等到二人独处的时候,红袖对上官阙说起方才想起的屠盛盛讲的话,上官阙摇头说没事,就算知道也没什么。又说道:“我提得不多,是他,整日忧心忡忡。他meimei丢了,他往后也不可能再有孩子,把多余的感情给你,很好。”末一句,话声突然沉了下去:“省得没处放。” 上官阙慈眉善目久了,险些都叫红袖忘了他原本便是如此。 到楼里主要是说三月底回洛阳的事。就连上官阙现今所处的京师,多都听信流言,以为楼主恢复只是暗雨楼的说辞,上官阙早早死透了。京师都是如此,更不要提洛阳、长安、南方。 上官阙活着,甚至心情非常不错地活着,他个人是不介意别人认为他死了,可是暗雨楼得要他光明正大的活着,撑场子。众人商讨着,于是上官阙叹叹气,决定今年四月初四,他的生日,在洛阳过。 前一阵上官阙不在,韩临管事,听多方人说话,给的建议又都不一样,他还得从中综合选一个,听得又烦又头疼。如今他师兄回来主持事,这些人也都不敢吵架了,每当忍不住要吵起来,上官阙便叫人给他们添茶,说点解闷的话,等众人心绪平静得差不多,才再继续。话题进行到一半,一屋子的人都和气不少,嗓门都收小了。 屋里人多,气浊,闷得慌,韩临趴在窗边透气,带听不带听。反正他师兄做的决定总有道理,他跟着做就行。 临窗能瞧见远处的景致,农历二月花开了不少,土地青绒绒的,不少人家出门踏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