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一缟素(2)  (第2/2页)
麻、果仁等原料制作而成的面食】,两眼一直盯着县府大门。    棺椁正停在县府大堂,听不到动静。    “哎小孩!你还没吃到里头,里头有好东西哩!”    一名膀大腰圆的汉子拍了拍万安期的肩膀。    万安期不用回头,便知道那是大横吹【大横吹是一种形制较大的横笛,约在汉代通过张骞通西域传入中原,属於笛类乐器。其名称源於与“小横吹”的对b,两者均以竹制成,为古代横吹乐的代表X乐器】手朱福。    朱福和万安期一样,是从汴京城过来的。    不同的是,万安期出生在城内,而朱福生在江南乡下,成年後才来汴京谋生,凭着自己吹号的本事,为城中的婚丧嫁娶奏乐,也算立住了脚跟。    一路上,朱福不知出於何种原因,对素不相识的万安期照顾有加,天冷时拿出自己的褥盖,放晴时为他洗净衣物,就连平日珍贵一些的饭食都偷偷匀给他。    “小孩儿不懂宝贝,给你看看里头……”    见万安期没有理会自己,朱福又来到他面前,将万安期手中的胡饼掰开。    胡饼中的胡桃馅儿冒着腾腾热气,引得一旁的车夫直咽口水。    永安县尉按照以往惯例,为送灵队伍预备了丰盛餐食,但自古以来,好东西便不会往低处走。    熙河路的r羊签、西域的骆驼N房、沙门岛的李子旋樱桃,送到了太常寺少卿、礼部侍郎与皇太妃的桌上,三脆羹与两熟紫苏鱼跑进了禁军校官的营帐里,车夫、马夫、乐班和nV侍们只剩下些Yg的陈年粟米饼【小米饼】,与带着土腥味的粗盐巴【盐巴,结团、块的食用盐】。    万安期手里的胡饼,本该是送给周舜卿的,但朱福半道上遇上了送饭的张曹官,以一串钱【一串一般为一千文铜板】的价格买了两张饼。    “这个要趁热吃,不然里面的油就凝住了。”    朱福将胡饼还给万安期。    “朱福,你不怕吗?”    万安期看向县府大堂问道。    “本来有点怕,着实是头一次碰上起屍,但吃了一张胡饼就不怕了,油香油香的,人不是常说嘛,肚里有油,心里不愁,哈哈。”    朱福一边T1aN着手上的胡桃油,一边嘿嘿笑道。    他把棺椁中的动静称之为“起屍”。    万安期之前听过说书人讲过起屍相关的故事,但他仍旧惊讶於朱福平静地把这事说了出来。    “老官家想杀咱们,你还能吃进去饼子。”    万安期无奈地擡了擡眉毛,数落道。    “小孩你放心,有我朱福在,谁也伤不了你……况且,要是把咱们都杀了,谁给他送行,谁帮他擡棺材啊!他一辈子被人伺候着,怎麽也不会自己两腿走去皇陵吧?你听我的,这一路上别多心,後日跟着到皇陵,就有银钱拿,好多人想跟着来都没机会哩!”    “朱福。”    “咋了小孩?一个饼子不够吃?”    “你之前不认识我,是吧?”    “问这个g啥?”    “为什麽对我这麽上心?”    终於问出来了,万安期心想。    一个十二岁的少年,一路上总归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朱福的存在,让万安期即便在这种环境中,也能睡上几个安稳觉。    只是,他不知道朱福为何要这麽做,长在市井中的他知晓一个道理,一个人不会平白无故对另一人示好,要麽有所图,要麽有所愧。    “你想听实话不?”    朱福倒也没避讳万安期。    “想听。”    1    “你和我阿哥长的像。”    “这是实话吗?”    “不是。”    “告诉我实话。”    “以後你就知道了。”    朱福裂了咧嘴,把这事搪塞过去。    “朱福,落雪了。”    两人擡头望去,点点雪花自浓云之中簌簌飘下。    “真快,都入冬了。”朱福感叹道。    风不住地从门底钻入,屋内回荡着不经意察觉的低吼声。    1    r0U块的油脂在烛光中凝固,如同雪天里结冰的湖面。    满桌的佳肴都丝毫未动。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周舜卿坐在桌前,哼着曹植的《白马篇》,缓缓站起身。    那是他最喜欢的诗词。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周舜卿推开窗棂,看到点点火光中,雪花已然在地上铺下薄薄一层。    “长驱蹈匈奴,左顾淩鲜卑……”    与其说是最喜欢,倒不如说是唯一能背住的词。    周舜卿自幼便不是读书的料,所有文篇,过目便忘。家里甚至为他请来了龙图阁大学士做老师,但收效甚微。    1    本朝以辞赋为重,若是不通辞赋,官场便与之无缘。    後来,周氏在党争中失势,族中子弟入仕无望,便没人再b周舜卿习辞赋了。    周舜卿总把《白马篇》挂在嘴上,其父便认为他喜欢边关军旅,舞刀弄剑,便招募了一名JiNg通刀剑的老军校教授他武艺,学成之後又将他送去了边军,出任军都指挥使【北宋军队官职名称,一般下辖数千人】。    多年後,北宋覆亡,周舜卿的传奇故事名扬南宋十七路十七路一百四十州,“周校尉”这一形象活跃於民间的各册话本与戏曲中,或忠义无双,或剑法超群,或临危救主,或兴灭继绝。    那时的人们不会相信,周舜卿并非禁军基层校尉,而是下辖两千五百人的军都指挥使,并且,他在边关几年间,没有打过一场仗,只是整日饮酒酣睡,唯一一次上战场,是为前线将士送去停战的圣旨。    “弃身锋刃端,X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周舜卿继续Y唱着,他推开窗棂,看到雪落遍野,点点星火闪烁在营帐与民房之中。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Si忽如归……”    《白马篇》曲毕,周舜卿将佩剑挂到腰间,推门离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