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0 母亲/姊妹齐修行 (第1/1页)
五万草原男儿,举西雪之力,出了两万重骑兵。 在中原的战场上,他们继续所向披靡。 几乎是捣碎一张纸那么容易,没有一年,仅仅十个月,大夏入主十分之九的疆土,甚至把西雪算上,还比苍羽的版图大得多。 在去往王城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座道观,这是乱世,看着就人烟稀少了,往年的香火旺得很。听说上面求姻缘和平安都管用,最重要的是,阮照的生母秦竹君在这里修行。 晁云锋说顺便上去拜一拜。 这只是一座小山,可四周环境秀丽,清新怡人,青年来的时候受了一次风寒,在一天夜里发烧了,当哑巴的白玉天俊终于说出了话。 他跑出去找了大夫,等回来的时候阮照已经迷迷糊糊站起来穿衣服鞋子了,因为烧得迷糊,鞋子都穿反了。 大夫问阮照要去干嘛。 阮照说去找天俊,不知道他干什么去了,突然就走掉了。 大夫上去一根手指轻轻一推,阮照又躺倒在床上了。 大夫说阮公子有什么心结,一直不大痛快,风一吹,憋的病就出来了。本来体质也弱,不算大问题,也不是小问题。 所以那次以后,晁云锋一直想着逗青年开心,打听到了青年的生母在这里,想着也许能说上两句。 阮照被裹得像团毛球,这才是初秋的天,他也哭笑不得。要不是青年强烈抗议,晁云锋要把他背上山的。 走到最后一段路,男人蹲下来,阮照跳上去。 晁云锋笑着说:“抓压寨夫人上山了!” 旁边王季也在,他看着精干不少,以前油嘴滑舌的调子淡了很少,但现在愿意逗一逗他的主公主母。 王老四做了个滑稽鬼脸:“大哥抓大嫂上山咯!金珠山有大嫂咯!” 然后他们一起笑,晁云锋几步就把阮照背上了山顶。 他的母亲在等他。 事实上阮照的确有疑惑在身上,那并不事关他个人的情感,只不过是想了解清楚,像一部推理要解开最后一个谜题。 晁云锋去隔壁上香了。 阮照和他多年未见的母亲相对而坐。 秦竹君身穿道袍,她说:“听说你有事要问我。” 阮照说:“你和李婉什么关系。” 李婉是丞相夫人。 秦竹君认真地看着阮照,看着自己这个冰雪聪明的亲生骨rou。 秦竹君说:“难怪她要陷害你去嫁给太子,阮照,你对于他们来说是威胁。” 青年刨根问底:“当年到底发生什么事,你为什么不要我,李婉为什么要我又冷落我,为什么你从来不侍奉丞相。” 女人站起来,她已经中年了,仍然容貌清秀,身材单薄,精气神还是几年前那样,疲倦平淡的,所以看起来几乎和之前没有变化。 秦竹君说:“从前有一个嫡女,一个庶女。嫡女的家境很好,庶女的家境很差,嫡女上的学堂,庶女只能去当旁听丫鬟。可她们还是认识了,她们关系很好。” “嫡女和庶女约定好了,以后要改变这种看嫡庶和家境区分的环境,后来庶女的家里没钱了,她们渐渐失去了消息,可还有偶尔的书信往来。过了很久,嫡女来信说她怀孕了,庶女恭喜了她,并且告诉嫡女,庶女也找到了一个好人家。” 阮照没有说话,这个故事太显而易见,他仍然听秦竹君把话说完。 她憋了快半辈子,也该好好吐出来了。 女人说:“庶女也怀孕了,她的未婚夫告诉她,他原来是有家室的。庶女不想嫁了,因为她就是庶女,怎么能让自己的孩子去当别人的庶子?可是那个时候家里真的没钱了……我的父亲把我卖了。” 青年望出窗外,那里白云袅袅,飞烟缥缈。 “后来庶女想通了,她放弃了争夺,她想到嫡女的话,她只能哭,然后告诉自己:只有嫡出的人才会说,不在乎嫡庶。” “庶子只会生下庶子,庶女只会生下庶女。” 然后没有说话。 过了好一会,阮照说:“后来你们再也不见。” 秦竹君自顾自说:“他领着我去见他的妻子,我多么贱啊,我还真的去了。” “我见到李婉,我们再也没有说过话。” 两个女人几乎被毁灭了。 阮盈和阮照都没有足月,好在李婉被发现滑胎迹象的时候看过御医,进食了补品。 秦竹君转过来看阮照苍白的脸,她的脸上好像没有一丝心疼。 “后来我每天都哭,哭到他烦了,哭到你被说要保不住了。可是你那么坚强,你还是生了下来。大夫说你先天不足,也许有我每日伤心过度的原因。” 青年为她斟茶,秦竹君还在自顾自地讲述:“我把你给她了,她果然不喜欢你。” 阮照说:“也许李婉不喜欢我,不是因为你。” 秦竹君慢慢抬起头,满脸的泪痕,阮照站起来,用手给她擦。 青年的声音温柔,好像只是在说别人的事:“她要是恨的是你,就不会像那样对我。她从来没有打扰到你的清净,娘,大娘是在恨我,我妨碍了你离开丞相府。” “如果没有我,你会走的,你是因为我妥协的,对不对。” 阮照握住她的手,那太冷了,还好阮照的手握过茶杯了。 阮照对他的母亲说:“娘,如果当时你问我,我也会希望你不要我。” “去做你自己吧,去做你们约定好的事。” 秦竹君说:“婉儿。” 她站起来,像要找什么,翻箱倒柜的找,在压箱底的地方找到了一本书。 那书经年陈旧,可保存得精致完好,只是内页已经发黄了。 秦竹君如获至宝,她说:“年轻的时候我们说好要一起编一本书,教女子自立自强,不依附男人,不依附夫家婆家。” 她展示给阮照看,阮照拿到手上,第一页原来是空白的,被人提上了诗句,其中一句有一个字有更改的迹象,被改的那个字,字迹潦草之间仍然可见当时作者的心神不安。 妾身本布衣,却得郎君意。 奈何家无羁,哀鸿苦难盈。 日日起烛明,暮暮朝钟鸣。 为求天下宁,姊妹齐修行。 妾身本布衣,却得郎君意。 “却”字原来是“幸”。 阮照翻开里面看了看,他说挺不错的。 “娘,等大夏建国,陛下会下令,再没有嫡庶之分。等我们开始建学堂了,你就去教书,把这本书和大娘一起编完,你们一起去教。” “照儿,娘要多谢你。” 阮照站起来,简直像终于解完一个谜题那样的轻松,他说不。 “娘,儿子要谢谢你。” 谢谢你没有识友不慎,不然阮照早死在当家主母手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