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佯装投降与将计就计 谁烧谁的粮仓 跑出京的白齐越 (第1/1页)
当晚,周济离开晏国大帐,通过家族渠道与忠南王麾下势力建立联系。 他们周氏家族本就与各国商贾往来密切,即便此时,两军对峙,也依旧有特殊方式联络焦地世族。 而周济的家眷,在过去半个多月时间里,也经过秘密渠道转移向焦地。 见到忠南王后,两人相视一笑,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如出一辙的得意与快活。 次日,天光乍亮之时,斥候巡视,发现忠南王封地城墙前竖立起白旗,表示了投降的意愿。 其次,他通过周济,向晏国军队表达了自己的要求。 于是,为了表示诚意,陈廷昱率领军队向周边后退三十里,以平息两军之间的紧张氛围。 忠南王眼神发亮,心中暗暗揣测。 这陈廷昱果然只是个文臣,不擅长行兵带队,行伍之事,甫一接触,就方寸大失,只想用和平方式解决困扰。 这周济确实没有骗他。 之后,按照惯常流程,忠南王带领亲信随从进入陈廷昱的随军大帐,商议回朝述职一事。 而他的另一批精兵,则暗中乔装打扮,找到了退军时搬运粮草的部队。 只见一车车麻袋包裹得严严实实,地上还有数粒从缝隙中掉落的粮食谷粒。 而一旁押运粮草的士兵,像是在庆祝焦地的投降,个个泛着一股酒气,歪歪扭扭地连打瞌睡。 这伙人马见到这般场景,顿时乐上心头。 他们迅速出手,以雷霆之势放了把大火,眼见着火苗旺盛、窜天而起,他们迅速撤离。 粮草被烧的讯息迅速传遍晏国军队,忠南王张狂大笑,道。 “陈廷昱!你行军粮草被烧,败局已定哈哈哈!” 然而,没等他高兴个彻底,不远处的焦地城池却突然有黑色烟雾冲天而起,一场大火在城中蔓延。 一队人马从城门处奔袭而出,手中的弯刀上,还渗着鲜红的血。 他看向陈廷昱,面色惊骇不已。 “你、你……放火烧我粮仓……” 没等他话音落下,在大帐的另一个方向,围绕了一圈黑压压的人马,一团火光越来越近。 “回大人!偷袭军队的贼子已被拿下,听候发落!” 亲信下马回报,满脸叹服不已。 他们早已得到陈大人明示,将所有粮草调走,该地只留下了一些伪装的沙土草芥。 有人马假装醉酒,吸引敌人上钩,实则周边有大军埋伏。 火光一起,就立刻两人拿下。 周济和忠南王自以为可以蒙混过关,利用假降来放松晏军的戒备,趁机消灭晏军后勤补给。 甚至考虑到,即便事情败露,大军想要回防,也远隔三十余里,根本无力回天。 将陈廷昱一行人震慑住,才好进行后续计划,或者与晏荀两国朝廷谈判。 结果没想到,陈廷昱将计就计。 原本半个多月的围困毫无进展,结果最后,就是这一场佯装投降的媾和戏码,令晏军寻找到机会,在两军交接的时机,趁机进城,埋伏下人手。 由于主将出城投降,城中群龙无首,晏军趁机制造混乱,找出焦地仓库,竟是反过来烧掉了忠南王的粮仓。 此一役,表面看是为军事战斗,但实则关乎朝堂政治、关乎人心莫测。 陈廷昱把握住了战场之外的关键要素,于是几乎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解决了焦地最难缠的麻烦。 然而,面对这样的胜利,他并没有表现得欣慰喜悦。 看着一干将士将忠南王等人捆绑起来,陈廷昱看了一眼周围,皱眉问道。 “周济呢?” 对于这位晏国高官、多年同僚,他的背叛无疑是朝廷的耻辱,必须捉拿归案。 亲信下属拱手回报:“回大人,周济有人接应,离开了焦地,谭副将军已经去追赶了!” 而在另一头,谭风驾着快马,抄小路疯狂向前追赶。 其他随行者都因为马匹质量不及,纷纷落在了后头。 谭风谨记陈廷昱的叮嘱,向着荀国腹地的方向追赶。 然而,偏僻的小路前方,突然出现了一簇灯光。 谭风紧急拉紧了缰绳,速度一点点慢了下来。 他从背后抽出佩刀,谨慎地接近。 然而,眼前的一幕却让他大吃一惊。 一队打扮家将模样的下人围在前方,前面跪坐着个五花大绑的中年男人——正是周济。 而在这一队人的声音,一顶朴素的车轿被牢牢护住。 谭风从马上下来,正要打探来由,然后就听马车车轿中穿出一个略显稚嫩的年轻人声音。 “这姓周的不老实,我们也查了他很久了!” “现在卖你们晏国一个人情,只希望陈大人务必警醒,彻查周家幕后勾当!” 说完,他身前的家将们就将周济一扔,直接甩到谭风面前。 随后,不等谭风问明来历,就警告道:“前面是荀国腹地,不在割地范围之内,还请阁下后退,速速离去!” 谭风抓住周济的后脖颈,将人一把拉上了马背,也不多做纠缠,微一拱手后,就转身驾马离去。 而在他的身后,马车外的家将无奈问道。 “少爷,我们就这样私自从家里出来,是不是不太好?” “哼!” 白齐越不满地哼了一声,振振有词道。 “哪里不好!我留在京城才没什么用处呢!” “来到这边境说不定还能帮到太子哥哥!” 说着,他有些激动地敲了敲车门,手舞足蹈道。 “快走快走!我们乔装打扮一番,扮作商队,说不定可以混进晏国尚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